山东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茶(山东茶叶有哪些名茶)

时间: 2024-06-02
分类: 生活百科
字号: A+ 默认 A-

山东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茶(山东茶叶有哪些名茶)

山东人有多爱喝茶?盘点山东名茶,你喝过几种?

旅游 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

茶叶、丝绸、瓷器,是中国古大三大“利器”,某种程度上,一来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先进,二来出口世界各地,实现了创汇,当然,古时候,未必有这个词,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国茶叶栽培 历史 悠久,盛产各种名茶,尤其是南方,诸如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基本上,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名茶。

不过,作为北方大省的山东,对于喝茶这件事上,其重视程度,一点不输于南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山东人有多爱喝茶?为什么说,山东不是茶叶大省,胜似茶叶大省?

山东是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喝茶之风,由来已久,在山东,喝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可以指泡了茶叶的茶水,也可以指普通的开水,这在鲁南一带,表现的尤为明显,人们常把喝水,统称为喝茶。

这一切,源于山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传承,喝茶,不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礼仪,带有社交属性。

特别是过去,谁家来了客人,一定要先沏茶,以茶待客,是基本的礼仪,所以说,好客山东,不是凭空而来的,如果说,客人来了,连茶都不倒,那算是丢人丢待家里,传出去,恐惹街坊四邻笑话。

这种茶礼,古时候,尤为重视,现在逐渐的演化,已经简单了,不过,在山东很多地方,每逢重大节日或者祭祀先祖,还是要有茶,从这方面,也间接证明山东的茶风、茶礼,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

按理说,山东的名茶,远不如南方多,茶叶产量,也没法跟南方茶叶大省相比,但是,山东在茶叶产量,茶叶消费、茶叶企业等方面,虽不是第一,但也是名列前茅。

据报道,2021年全国茶叶产量为318万吨, 前五名是云南省50.21万吨、福建省48.79万吨、贵州省46.99万吨、湖北省40.44万吨、四川37.5万吨 ,另外2019年全国各省干毛茶产量前十,分别为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再有,2019年全国各省茶园面积前二十,分别为 云、贵、川、鄂、闽、浙、皖、湘、陕、豫、赣、桂、粤、渝、苏、鲁、甘、琼。

另外,据报道,我国茶叶相关企业大约166万家, 广东高达25万家,占全国20%,位居第一;其次是福建18万家,占全国15%; 云南、安徽、山东茶企数量挤进全国前五 ,云南9万家、安徽8万家、山东7万家,分别占比7%、7%、6%。

再来看,茶叶消费,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突破230万吨,总额达3000亿,山东的具体情况不详,不过从几年前的报道来看,我国人均年消费茶叶0.84公斤,山东全省茶叶年消费量在8万吨左右,这大概是2014年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

由此可见,南方省份中,云贵川茶叶产量大,但是大而不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在干毛茶产量上遥遥领先,保持传统茶叶大省优势,山东在各项数据指标中,并不是特别突出,但综合起来看,实力很强,这很符合山东的特性,低调而强大,所以说,山东不是茶叶大省,胜似茶叶大省。

山东作为北方茶叶产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种茶的传统,代表性名茶,主要有日照绿茶、崂山绿茶、泰山女儿红等等。

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包括日 照绿茶、崂山绿茶、荣成绿茶、沂水绿茶、莒南绿茶、胶南绿茶、诸城绿茶、乳山绿茶、泰山绿茶、长清绿茶、烟台绿茶、海青绿茶 等等。

整体上看,山东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 鲁东南沿海、鲁中南泰沂山区和胶东半岛,形成了三大茶叶优势产区。

再说山东茶叶特点,既有山东传统的名茶,例如日照绿茶、崂山绿茶,也有南茶北引的海青绿茶,这种茶叶, 原属安徽祁门槠叶群体品种之一,1966年引入海青镇,1966年胶南“南茶北移、南竹北引”由海青镇自安徽引进。

山东人爱喝茶,喝茶是一种礼仪,是一种文化传承,从北方茶叶消费大省,逐渐变成北方茶叶产量大省,在中国茶文化里,山东占有一席之地,不知道你喝过山东哪种茶呢?

崂山绿茶,浮来青、碧波清锋,祁门红茶都是山东有名的茶叶品种

是山东有名的茶叶品种。

崂山绿茶产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于1959年引种,是南茶北引最早的茶叶试验点和江北绿茶发源地之一。崂山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加之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缓慢,有充分时间积累养分,故崂山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崂山绿茶具有叶片厚、豌豆香、滋味浓、耐冲泡的品质特征。2006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崂山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浮来青茶产于山东省莒县浮来山,创始于1993年。浮来青茶生长期长,具有“叶芽肥厚、栗香高、耐冲泡”等北方绿茶独特风味,以及浮来青茶的“绿、香、醇、净”主要特征。

山东省有哪些地市种植茶叶 山东省得的三大茶区

山东省种植茶叶基本形成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

1、鲁东南沿海茶区:主要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和临沐等县。

2、鲁中南茶区:临沂、泰安和莱芜等地。

3、胶东半岛茶区: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即墨、莱西和平度等县。

山东茶区

中国山东省茶区

一、【山东省】中国山东省茶区山东,简称“鲁”,省会济南,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东连大海,西接陆地(西部内陆从北到南与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省接壤),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分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省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有17个地级市,140个县市区,其中49个在市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山东有9300多万人口。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山东沂源县发现的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为直立人在中国的例子之一。二、【山东省茶区】中国山东省茶区山东茶区目前茶叶种植面积也挺广,全省17个地市中有10个市40个县市区都在种植茶叶,基本形成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2013年山东省茶叶总面积34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3.6万亩,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6.5万亩和5.5万亩,增长了23.8%和34.3%。形成了一批市场知名度比较高的茶叶品牌,比如“雪青”、“日照绿茶”、“万里江”、“崂池”和“怡明”等五个茶叶品牌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浮来青”、“御青”、“灵岩”和“五岳独尊”等16个茶叶品牌获山东省著名商标;日照绿茶、崂山绿茶、泰山绿茶、诸城绿茶、长清茶等12个主产茶叶区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三、【山东产茶区分布】中国山东省茶区山东省有三大产茶基地:1、东南沿海茶区:主要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和临沭等县市;2、鲁中南茶区:主要包括济南、临沂、泰安和莱芜等地;3、胶东半岛茶区:主要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即墨、莱西、平度等市县。四、【山东茶叶的分类】中国山东省茶区山东茶叶目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品种。1、绿茶:日照绿茶、崂山绿茶等。2、红茶:日照红茶等。3、乌龙茶:临沭乌龙茶五、【山东茶主要品种】中国山东省茶区清代莱阳茶、云芝茶、崂山绿茶:碧芽、日照雪青、碧波清锋、共青绿、碧芽春、大白银剑、春山雪芽、北崂春毫、茗家春、百满、御园春极品茶、卧龙剑、海青毛峰、浮来青、莲山翠芽、玉山春芽、松针、雪芽、碧绿、雪毫、凤眉景阳春、天籁馨、极北云岫、瑜山翠龙、北极春、茗园绿茶、北叶青、玉芽茶、沂蒙沁园春银针、杰青芽等。六、【山东著名茶产区】1、青岛中国山东省茶区2、日照中国山东省茶区3、临沂七、【山东省著名的茶】1、崂山绿茶崂山绿茶产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地处黄海之滨,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壤肥沃,土壤呈微酸性,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1959年,崂山区“南茶北引”获得成功,形成了品质独特的崂山绿茶。崂山绿茶具有叶片厚、豌豆香、滋味浓、耐冲泡等特征。其按鲜叶采摘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按鲜叶原料和加工工艺,分为卷曲形绿茶和扁形绿茶。200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崂山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诸城绿茶诸城绿茶,号称“北端茗茶”。诸城绿茶的种植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金史·食货志》记载,金人在泰和元年(1201年),在其统治的范围内,对凡可以栽培和制茶的地方,大力提倡生产茶叶,于淄(今山东淄川)、密(今山东诸城)、海(今江苏连云港),各置一方造茶。诸城绿茶按外形可分为扁平形绿茶和卷曲形绿茶,按鲜叶采摘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先进的加工工艺,造就了诸城绿茶“汤鲜绿、味鲜醇、栗香浓郁而清爽、叶片肥厚耐冲泡”的地理特色。3、日照绿茶日照绿茶产于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是世界茶学家公认的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之一(另两个分别为韩国宝城和日本静冈)。日照绿茶具有干茶墨绿,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日照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日照红茶日照红茶产于山东日照岚山区圣谷山,是由日照圣谷山茶场有限公司首创于2008年初夏,2009年8月圣谷山获得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成为山东省第一家获得红茶QS认证的企业,结束了山东只生产绿茶的历史。此后,日照红茶很快被市场所认可,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2012年,日照红茶的炒制技术传到山东其他茶区。

论山东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山东是中国历史中的名城,在山东文化中,茶文化也占了不可或缺的位置,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论山东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论山东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据陆羽的记述,神农氏是中国第一位发现茶的饮用功能的始祖,而西周鲁国周公则使茶得以闻名于世,故而山东茶文化发展源远流长。饮茶于山东普及,始于唐宋时期,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孔孟之乡”山东作为华夏礼仪之地,更是提倡中国传统礼文化。客来泡茶,是许多地方的民俗和礼仪。茶,蕴含着一种“礼”的象征。

山东不仅有饮茶之风气,也产茶。《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据竺可桢研究和有关考古资料,指出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热,所以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后由于气温骤然变寒使茶绝迹。据地方志记载,山东在元、明时期,昆嵛山区曾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场提举”。又《中国茶叶》1979年曾报道,1940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来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有三抱,高达五丈余”。

同年日本《茶》刊报道了这一发现,并刊载了大茶树照片一幅,但没有山东省茶的试验、生产记载。新中国建立后,山东于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种茶。在1952年到1966年期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试种,从1966年起山东省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生产,在对山东省宜茶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以后,主要选择了三个区域开展大规模的引种试种:

(一)东南沿海茶区,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临沭等市县。

(二)鲁中南茶区,包括沂水、沂南、平邑、蒙阴、临朐、泰安、新泰、莱芜、费县、苍山、郯城、枣庄等市县。

(三)胶东半岛茶区,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牟平、蓬莱、招远、莱阳、即墨、平度等市县。

其中,东南沿海的茶叶种植面积一直巩固在2万亩左右,几乎不存在冻害问题,种茶的经济效益高于相同条件的其他经济作物收入,是山东省最适宜茶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继续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取得了显着成就。山东省的茶生产经历了5个阶段,目前已形成3个重点茶区。

1、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hmz,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1960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运来茶籽,栽植于省园艺研究所(泰安),法如种麦,越冬死亡。

2、计划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4年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考察工作,见到中山公园的成活茶树,即向农林、商业、供销部门交待了引种任务。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1967年在26个县播种近130hm2,成活率达45%,1968年播种成活率达85%,1970年种植160hm2,成活率达95%。自此总结出山东种茶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种茶与植树造林(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

3、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hm2,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山东茶文化的介绍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山东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饮茶始于中国,发展在山东。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山东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一起来看看。

山东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 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意思就是:喝茶,饮茶等茶道被广泛的推行,风靡一时,王公贵族朝臣没有不喝茶的人。)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 吕温在《 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 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 余杭县的径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直到日本 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 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根据《诗经》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 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 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唐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 (“罗”,就是筛子。“茶罗”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 桔皮、 薄荷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胡辣汤”。也难怪这种彻底怪味、想象起来都让人觉得不堪下咽的“茶汤”能提神,能让人喝了不打瞌睡。

唐代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统治的一百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 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传到了今天,但这里已经没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于中国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和简静’的茶道思想”,以及诸多扭捏姿态,全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虚的胡扯。所谓“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还有更荒诞的所谓沤了若干年的一个 普洱茶饼子价渝百万的宣传,则简直形同欺诈。这正是所谓器之不存,道亦不复。

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秦汉以前 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现已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

关于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 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 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三国两晋 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 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 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 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 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 建康(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 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 西阳、武昌、 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 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唐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舒州集贤沐芽、湖州 紫笋和常州 阳羡茶成为了 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 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 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宋代  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从五代和 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 顾渚紫笋改为 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长江一带早春气温较低,茶树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 欧阳修所说「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 团茶、 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茶区基本稳定,茶业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演变。

山东茶叶品牌推荐

山东茶叶在国内当中一直都颇有口碑,市场销量方面也是遥遥领先,然而山东茶叶品牌有很多,到底哪家企业的产品口感更佳醇厚,味道更佳清香,价格更加合理呢?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成为了众多商家、消费者群体都非常关注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推荐几家山东茶叶品牌企业,他们在市场当中的口碑非常不错,整体服务质量也绝对优良,产品性价比极高。

山东茶叶品牌——御青

御青是山东日照御青茶业的品牌,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黄海之滨日照市岚山区,是山东省第一家进行日照绿茶产业化综合开发的大型茶场,2002年被确定为日照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国家农业部、国家工商局、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等六大部委评为“2003年度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的唯一茶叶企业。

日照御青茶业有限公司资产1100万元,现有生产管理人员132人,其中:中高级茶叶品评师12人,大专以上专业技师26人。拥有标准化生产线四十余条,现已形成御青茶的五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年产成品茶六十多万斤,产值2000多万元。销售网络遍及省内各地市80家高档商超,已成功开设连锁店95家、自营专柜18个,联营网络遍及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大连、哈尔滨等地。

山东茶叶品牌——雪青

雪青茶产于中国山东省日照市。采摘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标准为一芽一叶。雪青茶是日照绿茶的一个品种,其味苦中微清甜,其色绿而清淡。在当地深受喜爱,让别的茶叶品种很难替代。雪青茶生长于山清水秀、云蒸雾绕的沿海山区,常年施用有机肥,零下十几度的北方冬天严寒气候,使害虫无法越冬,故一般不施用农药,是绿色纯天然饮品。其茶叶细如毫发,色泽清绿,汤色明亮清沏,口感清醇、鲜活清香、回味甘甜,饮茶多时后,仍回味无穷。

山东茶叶品牌——永春堂

山东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孔孟之乡的泗水县经济开发区,东望龟蒙,西瞻阙里,南峙尼坊,北拱泰岱。公司创建于199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集银杏保健品、银杏化妆品、日化产品、银杏甙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占地总面积200余亩,注册资金8390万元,总资产达3.8亿元。建有四个面积达5000平米的GMP标准车间,六条自动化生产线和一处集生物检测、理化分析于一体的现代化实验室。自创建以来,积极响应中央三农政策,以当地丰富的银杏资源为依托,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目标,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致力于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和银杏深加工项目的研发,大力实施了一系列银杏深加工项目。

随着现阶段国内提倡健康养生生活,让喝茶成为了不少群体的生活习惯,现在不仅仅是中老年朋友喝茶,针对一些公司白领、时尚潮流人士还有运动人员等,都喜欢喝茶,对于身体健康有着良好的帮助。山东。的口感不仅醇厚,味道更是甘香扑鼻,让消费者群体欲罢不能。希望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可以让大家在选购时山东茶叶的时候,作出明智选择的同时,也能挑选到优质品牌的茶叶产品

聊城市最出名的茶叶

您想问的是聊城最出名的茶叶是什么是吗?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山东省日照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日照是世界茶学家公认的三大海绿茶城市之一(另两个分别为日本静冈和韩国宝城)。日照绿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

日照绿茶是中国最北方的茶。因为地处北方,昼夜温差极大,因而这种茶叶生长缓慢,但也正因为此,具备了南方茶所没有的特点。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对日照绿茶评价: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属中国高档绿茶。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日照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7月20日,欧盟理事会将日照绿茶列入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名单。

延伸阅读:

山东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茶(山东茶叶有哪些名茶)

安徽十大茶叶品牌有哪些_安徽茶品牌

最好喝茶叶排行榜(这3款平价茶得到大家偏爱)

什么是白茶,有哪些主要品种?

信阳产什么茶叶 河南著名特产名茶

福建安溪的名茶有哪些

精彩推荐

精彩看点

水瓶里的水垢怎样快速去除
水瓶里的水垢怎样快速去除
橦取名的含义
橦取名的含义
嚞字取名的寓意
嚞字取名的寓意
艺澄女孩名字寓意
艺澄女孩名字寓意
副卡暂停服务是什么意思
副卡暂停服务是什么意思
野地除草是什么动物
野地除草是什么动物
潞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潞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赜字取名的寓意
赜字取名的寓意
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什么生肖
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什么生肖
昆山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昆山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