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的范文展现(必备8篇)

时间: 2024-05-25
分类: 职场工作
字号: A+ 默认 A-

赋的范文展现 第1篇

两汉 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在汉安帝永初七年的这一年,我随赴任的儿子一起从京师迁往东边的陈留。时值孟春的阳春季节,选择了良辰吉日启程。早晨匆匆登车上路,傍晚时在偃师夜宿。告别了久居的京城,寄身于陌生的新地。

心里充满了悲伤的情怀,天亮时仍然无法入睡。情知是内心徘徊不前,又无法与命运抗争。手捧着酒杯思绪万千啊!感叹压抑的心情无法排遣。实在是没出生在巢居击蠡的上古时代啊!只怕是再没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才力。姑且顺其自然、随同大流的趋势吧,听天由命等待命运的归宿。遵循崎岖的治国之道吧,想寻求捷径又能够听从于谁呢?就这样悄悄的从京师消逝吧,暂且让高傲的魂灵四处漫游。

一路上历经七个城邑,又遭遇了巩县的'道路艰险。眺望了黄河与洛水交汇的景象,见识了成皋县著名的旋门壮观。翻越了一座座险峻的山岗,跨越了赫赫有名的荥阳城。在原武县匆匆歇脚用过午餐,当晚露宿在阳武县的桑林之间。渡过了封丘河水马不停蹄的赶路,暗自感叹着思恋的故乡越走越远。地位低下的人难免思念故土啊,自书的叙传里有详细的记载。

沿路前进走不了多久,就到了平丘县的北城边。进入名胜的匡郭之地忍不住思绪遥远,当年孔夫子遭受围困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是个怎样衰乱的世道啊!难怪会有圣人被围困的事件。我久久地在站在那里惆怅徘徊,直到暮色降临而忘记回返。到了长桓县的地界,顺道察访居住在郊外的农民。目睹了蒲城县的古迹废墟,那里早已是荆棘丛生、灌木迷漫。我忧伤的向身边的人请教再三,思慕着子路当年的威望和神灵。卫国人都传颂他的勇敢和义气,到如今还无不称道颂赞。蒲城东南是贤能的蘧瑗的家乡,那里的老百姓也尊重他的坟地。

人世间只有美德永垂不朽啊!身躯埋葬了还有名望长存。典范的著作里赞美不绝啊,人们敬重的是美德和仁贤。吴国公子季扎说过:“卫国君子多而无患”,他的话不但可信而且还很灵验。后来的衰落导致了患难不断,于是那里衰败,再也没有兴盛。我懂得上天主宰着人的命运,从此就身体力行接近仁贤。勉励自己实行高尚的言行,对人应尽忠孝、善于宽恕。亲善正直而无怨无悔,让神明知道我的精诚。愿神灵审查并监察我的言行,保佑我真诚善良的辅佐之心。

下面是乱说:君子思考的问题,必定是称道的礼制;为何不各言其志,追慕古人呢?先父所到之处就会有佳作产生,虽然我才思不够敏捷,怎能不效法笔端?人世间的贫贱富贵是不能强求的啊!洁身自好、坚持正道,以此等待时来运转。长寿和短命在于天道,愚钝和聪慧来源相同。安心等待命运的安排,不管它是吉还是凶。敬业慎行不敢懈怠,牢记谦虚时刻反省。清心寡欲于平静,效仿孟公绰为楷模。

这篇征行赋作于汉安帝永初七年(公元1),斯年班昭随儿子曹成(字子谷)去陈留赴任。本赋主要是抒写沿途的所见所感,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写离开京城的悲伤之情;当“去故就新”时,想到身寄异地,悲伤不已,彻夜难眠。随着行程的推进,离京城越来越远,而“怀土”念故之情越发沉重,由此表达了身不由已的悲情。

二是写长途跋涉的劳苦之情。班昭历经七邑,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之劳,在所难免。赋文直言其事,既有巩县多艰,又有河洛险阻,更有桑间露宿。由此不能不追怀上古安居乐业的时代生活。

三是写缅怀先贤之情。过匡地而同情孔子受困的厄运,过卫地赞美子路的勇义精神,过蘧乡时追怀伯玉的美德不朽。这些怀古之情,既是表明自己的情感志趣的高尚,也是借古人“衰徴遭患”的命运来宽慰自我,聊以解忧。

赋的范文展现 第2篇

历史是一面镜子,所以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和衰,总是有其规律的。杜牧在政治上是密切注视世事的作家,他曾表示自己十分注意历代“治乱兴亡之道”、“古人之长短得失”。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这是一篇讽时刺世之作。文中对历史的回顾,有着现实的用心。杜牧企冀统治者以秦为镜,回心转意。这篇《阿房宫赋》就是他匡世济国的思想的体现。

赋的范文展现 第3篇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赋的范文展现 第4篇

泱泱华夏,城邑万千,唯吾巴中,唐哉皇哉,气宇不凡。东邻夔州,西接阆中,北通关汉,南达天府。巴河浩淼,森柏参天,四围高山,巍峨绵延,环峦抱城,风骨昂然,四季皆披绿发,昼夜尽显繁华。吞神州之灵气,汇四海之同胞,得尽日月之宠,独享造化之功。人文历史、美景良辰,集身于巴中一城,四海之滨皆谓之物尽天藏,神州大地直呼其沥玉飞霜。

巴中之厚,厚于人文历史。英才辈出,功勋汗青,磬竹扬名,流芳至今。南龛摩崖造像,承继盛唐古风。烈士陵园,彰显红军精魂。遥想夏商西周,助武伐纣。近思明主革命,赤潮淹城。楚汉争霸始设汉昌,东汉乱世改姓巴西,北魏年间称之巴州,更名替姓往而反复,赳赳千年雄姿依旧。大唐太子,魁星楼上吟诗作画,挥毫飒爽似仙女洒玉露,轻飘带雨润尘物。大汉名将,大巴山下暗渡陈仓,排兵布阵若清源思博弈,铁马金戈终乱世。太白登阁,观烟波浩渺。子美临江,抒豪情万丈。历史遗迹锤炼红色名城,人文遗风铸造巴中精神。

巴中之美,美于风景珍馐。通江溶洞名扬四海,南江黄羊誉满中华。平昌美酒香飘海内,空山公园媲美承德。化湖泛舟意携西子,南龛风情美不胜收。恩阳古镇百年英姿,望王怀古太子遗风。阴灵神秀鬼斧神工,三江水乡幻游江南。白塔凌云妩媚嫣然,毛浴赤壤润泽全川。近观兮炙太阳升朝霞,远望兮皎玉盘皓凝霜。含羞依依,悦其芳意,凌云皎皎,为此动心。灵山秀水小巧玲珑,奇峰险水大气磅礴。阆苑仙葩天下独秀,巴河潺潺贯通古今。每自春来桃之夭夭,若到夏节青山如黛,如至秋时红颜妖娆,待到冬季瑞雪轻飘。无江南之湿热,少东北之严寒,风调雨顺,若乎人间仙境?亦乎世外桃园?

吾生于斯长于斯,得前人之脊背,瞻先祖之遗德,方使吾励志奋发,挥笔酣畅予以忘情赞誉。愿吾巴中继往开来锦上添花,六路建设老区更增英发。壮哉巴中,奔锦绣前程。雄哉巴中,树世纪新风。

四川巴中巴州区四川省巴中中学高二:张文锋

赋的范文展现 第5篇

提到赋能,那么什么是赋能?就像书中所说,赋能就是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或者说,让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团队中的成员千差万别,往往特色鲜明,每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要建立高度灵活的团队,就需要给团队中的成员赋能,赋能并不完全等同于授权,赋能需是在个体成员知识和经验充分丰富的前提下,对其能力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信任,也就是说,个体成员的独立自主能力,是赋能的必要条件。

因此,如何培养和发现高素质的人才是赋能的关键?

说到这里,结合王宇航书记在党建会上的讲话,我个人觉得,培养和发现高素质人才,考评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团队绩效考评管理做好、做到行之有效,才能把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一个创造性的顶点。

以上两点体会,作为一名员工,将时刻以公司目标为导向,形成信息共享,背靠团队,做正确的事,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总结经验,时刻准备迎接更有挑战的任务。

赋的范文展现 第6篇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与乐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观照人生,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赤壁赋》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前赤壁赋》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赋的范文展现 第7篇

我在选课参赛的时候,决定选《赤壁赋》一文,是个艰难的决定。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有过无数次的被解读;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广阔;本文以赋为体,主课问答,应突出诵读;本文又是以文言文为载体,应强化理解。一时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畏首畏尾,总怕设计漏洞百出,割裂了学生与文本,但又不愿调换内容。

我考虑到本文文体特征,先定下了诵读这条主线,为帮助学生诵读,我将课前自主学习的设计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小组交流成果,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强学生的信心。课堂主要以引导,帮助为主,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的景、情、事、理。课后延伸阅读是我的另一个设想,读懂本文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读苏轼是我设计的更高目标。作为文化经典,苏轼不可复制,如果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引起学生对苏轼的阅读兴趣,那我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我的这一节课,完全是一节生成课,学生不是我所带的学生,尽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给了我惊喜。我对学生的表现是满意的,我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予以指导。

赋的范文展现 第8篇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诋毁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延伸阅读:

赋的范文展现(必备8篇)

完整的医学论文范文(必备19篇)

体育赛事报道稿范文(必备17篇)

篮球比赛新闻稿范文(必备6篇)

会议或活动新闻稿范文(必备31篇)

学校艺术节活动简报范文(必备24篇)

精彩推荐

校卫队申请书范文(8篇)
退休教师悼词范文(必备15篇)
散文范文800字高中生(精选11篇)
香水产品介绍范文(13篇)
临时工招聘启事范文(精选6篇)
侵权上诉状范文(实用22篇)
发明专利审查范文(实用15篇)
家具导购工作总结范文(共6篇)
失业证申请书范文(合集7篇)
副部长申请书范文(5篇)

精彩看点

翡翠对身体有什么好处?8个方面告诉你
翡翠对身体有什么好处?8个方面告诉你
怎么分辨一个翡翠的好坏?7种方法很实用!
怎么分辨一个翡翠的好坏?7种方法很实用!
怎么辨别冰种翡翠,一招教你识别
怎么辨别冰种翡翠,一招教你识别
怎样鉴别玉石手镯的真伪?6个小妙招轻松识别真假
怎样鉴别玉石手镯的真伪?6个小妙招轻松识别真假
好句摘抄(佳句摘抄大全)
好句摘抄(佳句摘抄大全)
翡翠手镯棉絮怎么分辨好坏,新手必须掌握的3大方法
翡翠手镯棉絮怎么分辨好坏,新手必须掌握的3大方法
翡翠对人身体有什么好处?有这5种好处
翡翠对人身体有什么好处?有这5种好处
怎样分辨是不是翡翠?分享6个辨别小妙招
怎样分辨是不是翡翠?分享6个辨别小妙招
用水怎样辨别真假翡翠?5个步骤详解
用水怎样辨别真假翡翠?5个步骤详解
如何辨别注胶翡翠?简单8招轻松辨别
如何辨别注胶翡翠?简单8招轻松辨别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