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格式范文(通用十五篇)

时间: 2024-06-02
分类: 职场工作
字号: A+ 默认 A-

家书格式范文(篇一)

家书是家人之间来往的信件,通常是身在异乡游子平安与否和近来情况的。家书不仅仅是家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股有效力量,是古代优秀家庭教育的缩影。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家书》共收录了曾国藩书写的家书近1000封,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跨度近30年。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家庭琐事大到为政的治国之道的阐述,句句金玉良言,渗透着曾国藩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字里行间更是蕴含着对父母、兄弟、妻儿、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之情,感人至深。这些家书行密,平常而又深入,将晚清“第一名臣”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一开始读这本书时,因为其原文多为古文,理解起来非常晦涩难懂,只能对着译文慢慢地啃,所以阅读速度提不起来。直到读完整本书,才知道书信内容可分纳为三大境界“孝、劝、教”,也对曾国藩在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有了粗略了解。

曾国藩从小在儒家圣贤思想的影响下成长。因此,他治家治学的思想都是从儒家思想而来,其美育思想也是如是。“仁爱”是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起初主要是指家庭血缘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亲相爱,晚辈尊重敬爱长辈之意。后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将“仁爱”思想发扬光大变成了一种推广到全社会、全人类的博爱之心,以“仁爱”为基础的儒家美育思想也随之产生了。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的曾国藩,在对他的家人们进行教育时,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仁爱的思想。例如,“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乃真大学问也。“在曾国藩看来,学问不局限于书本之中,像仁慈、孝悌所体现的“仁爱”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学问,他希望子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仁通过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一贯重视修身养性,认为在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晚清社会,尤其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讲求立志。人要自强自立,最重要的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曾国藩认为,“欲求变之法,总需先立坚卓之志。”

而且,他主张反省。一个人德行的进步,与意志坚定与否、与知识渊博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与能否时刻反省自己有直接关系。即能否“静坐常思己之过”,能否时刻注重自己的道徳修养。曾国藩每次反省都是从细微处着眼,改过自新。“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在日记中可见有许多通过反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改正错误的。这样的做法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的观念:吾日三省吾身。

曾国藩的家书行文大气从容,挥洒自如,于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谆谆良言,他既是最好的儿子,以孝为先让父母宽心又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更是仁感的父亲,儿女的好榜样。

家书格式范文(篇二)

亲爱的爸妈:

提早给你们拜个年,牛年大吉!

终于,我提起笔写起了家书……可落笔的瞬间,却不知道该写什么为好。是的,我很感恩,是你们带我来到了这个大千世界,来到了这么可爱又充满活力的人间。

长这么大,也避免不了与你们发生一些口角,有时候更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伤了和气。如今想想,发现自己好傻,好无理取闹。寒假如期而至,我们之前相处的时间更多了一些,所以我想借老师布置作文之机写一封家书,聊表我的情感。

从小到大,让你们操心最多的是我,给你们惹麻烦最多的也是我。我们之间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误会,因此也产生了一些隔阂。随着年龄的增大,有些事情更不好开口,有些东西会让你们更操心。我们要共度的时间很长,要一起经历的事情很多,彼此的感情自然会更加深厚。

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不知道拿什么来感恩,只希望我能更加努力,在学业上更下一点功夫,不再让二位为难。自然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的感恩。相处的这些年,发生过许多愉快与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共同经历过冷战、吵架、开心、误会、愉快、敞开心扉、难受、共同哭泣的那些时候,我希望往后可以成为彼此依靠。我们把所有开心与不开心,任由时间储存起来,把这些那些的记忆一直保留在心里,因为这些都充满沉甸甸的爱啊!

所谓“家书抵万金”也是有它的道理的,有谁不希望在自己难过失意的时候,身边最亲的人可以写一封家书来鼓励安慰自己,畅想美好的未来呢?到此,我只想说一声:“谢谢你们!一直以来,是你们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鼓励着我,我很感谢,也很感动。”

希望以后的以后,我们都能陪着对方坚定地走下去!

事业有成!

写信人:

时间:

家书格式范文(篇三)

我信步于我的书架中,偶然,我发现了一本有些陈旧的《曾国藩家书》,我随手翻开,不禁投入到了这本书中。

我默默地合上了最后一页,心中却不禁感慨万千。那不过是几十封普普通通的家书,却是当年曾国藩万千智慧的结晶。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无所不有。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这是曾国藩家书中的原文,曾国藩早已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因此胜不骄,败不馁,心静如止水。读至此处,我不得不佩服曾国藩,他不愧为晚清重臣尔!

曾国藩,谦而不卑,忍而不懦,威而不猛,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但是曾国藩的信也是为我们而写的,他也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提醒。透过家信,看看曾国藩,再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不禁会羞愧万分,我亦然。

曾国藩,他受过无数委屈,但他毫不声张,默默忍受。打落牙齿连血吞,好一个硬汉!当今的我呢,却是一个弹簧,别人一压,就蹦得老高。那次,一个同学和我发生了点矛盾,他便用手中副班长的权力把我恶告一通,我听见了,火冒三丈,冲上去和他争辩了起来,甚至差点动手,乃至我又多了一个仇人。如果那是曾国藩呢,他也许不会争辩什么,只是默默忍受罢了。我回想起来,不禁惭愧万分,中华民族自古以“忍”为上德,我为什么不能忍呢?

曾国藩有着一套独特的治家之法,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这是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箴言,也是治家的核心理念,是家庭兴旺的基本,但是这也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我们是这么做的吗?纵观社会,连壁纸都是“豪华、奢侈”的设计理念,“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哪里有节俭在?富二代,官二代,努力治学何处寻?……也许,我们应该汲取一下曾国藩的智慧了。

跟我们一样,曾国藩身上原来也有许多恶习:居功自傲、出言不逊、待人无礼……甚至比我们更加严重。但是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克服,战胜缺点,成为了一个谦虚有礼的正人君子。伟人总是有相通之处,xxx生前也是这样一个能够克制自己,去除恶习的人。由此,曾国藩也告诉了百年之后的我们一个道理: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只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会克服恶习。至此,我不禁感叹:曾国藩成功之道,无过于此!

曾国藩,晚清重臣,几百年前,他留下了这些珍贵的信,今天,当我再次打开那些尘封的家信,我却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曾国藩的良言,不正是我们遗失的宝藏吗?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吗?

家书格式范文(篇四)

读《曾国藩家书》,隽永意深,句句体现文正公独到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回想起当初决定了解文正公,只因偶然听到他说的“聪明人都是下了笨功夫的”,觉得很有道理。再去看他的家书时,又受到很大触动。

都说文正公是清代理学大儒,但是家书中却并非句句都是大道理,在教导自己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包括写给父亲的信中,记载的是曾文正公苦闷纠结的一生,毫无隐晦,如实记录,而这些苦闷和纠结大多也是我们人生中会遇到的,而书中的文正公的心路历程,给人的不是别的,正式克服苦闷纠结的力量。我在书中感受到最深的是文正公身上的儒学思想,是修身齐家的中华智慧。

先从对文正公修身智慧的感想说起,他确实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继承者的代表。他曾给自己订“日课册”,在给家人的书信中也有许多自省内容,确实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他也向师傅学习“静”功夫,每日静坐不间断,但若要我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文正公每日必读史十页,且必读经典。家书中写道“为读书可以变其气质”,我细细思来,应是指接受书中经典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改变人身上的气质。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日日读经典这件事文正公竟坚持至死,人都说简单的事重复做便不简单了,确实如此。文正公写给四位弟弟的信中也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恒为主”,我心中极敬佩。这一“恒”字,不也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吗?

忽的想起一件事,那日我到舅父舅母家拜访,却发现舅舅以前极喜爱的《曾国藩家书》《菜根谭》《大学》等承载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都被束之高阁,我感到疑惑,便问舅舅,舅舅却答“工作忙,表弟也不爱看”,看着表弟书桌上垒起的高高的教辅书籍和舅舅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又想起舅舅以前来我家给我讲国学经典当做睡前故事的情景,一瞬间我感到国学之殇。国学经典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这些经典里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不同于现代快餐阅读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温润与柔和。经典不被青年一代接受,经典渐渐被遗忘在步履匆匆的人们的身后,这都是在折射出一个信号: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边缘化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我读《曾国藩家书》,书中写到曾先生劝勉自己兄弟多读经典,才能修身,我觉得确实该是如此,并对曾先生日日必作字,虽有事也不间断读史的做法感到敬佩,这真真是一个以身传承中华文化的榜样。

再说我对文正公家书中的齐家智慧的感想。家书中曾写道“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文正公齐家一直秉持的是“和”字。在文正公得到了一千两白银的时候,寄给父亲的信中建议六百两留给自己家里还债,四百两分给家族亲戚改善生活,在接到两个弟弟的书信中对于分给亲戚四百两银子的不满后,仍坚持分二百两给家族亲戚,后来又写下“和气致祥”教育弟弟。这都体现了文正公齐家时“和”的大局观,我想这也是曾家数代不出一个纨绔子弟的原因之一。虽家风严谨,文正公却也“养活一团春意思”,这又是文正齐家的另一个字“趣”,文正公虽然严格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也没有忘记,让他们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体味生活的乐趣。在家庭教育中,文正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而我们今天的一些家长,可能更关注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的进步,这就不够文正公高明了。这一“和”一“趣”,体现的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明。

以上都仅是我挖掘《曾国藩家书》的一小部分,我除了感叹文正公厉害之处,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厉害之处,这本书一定值得我在人生阅历不断丰富中反复阅读,我相信届时一定会有更丰富的见解。而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同样举足轻重,迫在眉睫,那必须是从现在做起的。

家书格式范文(篇五)

一封家书,照映路的两旁。回家的路和远方的家不管路途遥远,当你打开一扇窗,翻开一页纸都能感受到远方人传送的爱意。

古代有飞鸽传书,遥寄着两方的思念,儿行千里母担忧,诉说着同一月亮的忧愁。一封家书,勿挂,勿忧。喜怒哀乐藏于心头,等待下笔成书。任何感叹号都将变成问号。关心,挂念远方的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正在做什么。待问号变成句号,心中挂念了解,路在征途,远方等待着我们去探寻。而回家的路不管多远,请将我的思念带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敬爱的长辈,当您当开我的家书时,请您知道我在远方寄予你的浓重的挂念。勿忧,勿愁,勿挂。岁月安好,时光与你又有多少次物换星移的晕光。当您伴随清晨的曙光,行走路边的街道,前方沉重道远,开始您一天的工作,遥望渐渐离家而去的背影,为生计日益奔波,平凡而又道远。如若不是那一份沉重的爱又怎能支撑起那平凡的家,贯穿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从黑发变青丝,每日累计的皱纹那是被时间洗涤的印记,多少埋怨何时爱怜,多少开心后的苦涩在每一个不为人知的夜里暗暗发作。细数回味一生的苦和痛,却在每一个清晨叫醒沉睡的孩子,这一份工作任重道远,又在每一个黑夜中指引孩子前进,朝令夕改,物换星移,不变的是烛光中的爱。

一封家书始终知道他将要到达的地方事假,家中的人身体是否安好,身心是否愉悦,家中可有富足,日子是否枯燥,将我的问号化作信封传递等待句点的答复。

回家的路始终铭记脑海,家中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传递平安,在每一个团圆之夜重逢。又在每一个团圆之夜分离,快乐的日子终究短暂,不管走得多远,也要记得黑夜中,万千城市总有一盏灯为你停留。

一封家书,在路上,家中的人,在心中。远方的路等着我去探寻,家中的人,等着我们归来。

家书格式范文(篇六)

我信步于我的书架中,偶然,我发现了一本有些陈旧的《曾国藩家书》,我随手翻开,不禁投入到了这本书中……

我默默地合上了最后一页,心中却不禁感慨万千。

那不过是几十封普普通通的家书,却是当年曾国藩万千智慧的结晶。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无所不有。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这是曾国藩家书中的原文,曾国藩早已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因此胜不骄,败不馁,心静如止水。读至此处,我不得不佩服曾国藩,他不愧为晚清重臣尔!

曾国藩,谦而不卑,忍而不懦,威而不猛,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但是曾国藩的信也是为我们而写的,他也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提醒。透过家信,看看曾国藩,再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不禁会羞愧万分,我亦然。

曾国藩,他受过无数委屈,但他毫不声张,默默忍受。打落牙齿连血吞,好一个硬汉!当今的我呢,却是一个弹簧,别人一压,就蹦得老高。那次,一个同学和我发生了点矛盾,他便用手中副班长的权力把我恶告一通,我听见了,火冒三丈,冲上去和他争辩了起来,甚至差点动手,乃至我又多了一个仇人。如果那是曾国藩呢,他也许不会争辩什么,只是默默忍受罢了。我回想起来,不禁惭愧万分,中华民族自古以“忍”为上德,我为什么不能忍呢?

曾国藩有着一套独特的治家之法,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这是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箴言,也是治家的核心理念,是家庭兴旺的基本,但是这也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我们是这么做的吗?纵观社会,连壁纸都是“豪华、奢侈”的设计理念,“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哪里有节俭在?富二代,官二代,努力治学何处寻?也许,我们应该汲取一下曾国藩的智慧了。

跟我们一样,曾国藩身上原来也有许多恶习:居功自傲、出言不逊、待人无礼……甚至比我们更加严重。但是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克服,战胜缺点,成为了一个谦虚有礼的正人君子。伟人总是有相通之处,xxx生前也是这样一个能够克制自己,去除恶习的人。由此,曾国藩也告诉了百年之后的我们一个道理: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只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会克服恶习。至此,我不禁感叹:曾国藩成功之道,无过于此!

这本书封面上有二十八个字,其曰:做人处事之典范,修身养性之圭皋,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箴言。我读完了,不禁感叹道:“这本书无愧于如此评价了!”

曾国藩,晚清重臣,几百年前,他留下了这些珍贵的信,今天,当我再次打开那些尘封的家信,我却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曾国藩的良言,不正是我们遗失的宝藏吗?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吗?

家书格式范文(篇七)

终于读完《曾国藩家书》颇有感触。其实,很喜欢曾国藩这个人,以及他的好家风,甚至对湖湘人也格外敬佩。他们家的家风和我们李家的家风是很相像的,而且他的家训,和爸爸对我的谆谆教诲如出一辙。

关于读书,关于做人,关于养病、养生,关于军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我们这些人读书,只为了两件事:一是修进德行,讲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办法,以求不愧此生;一是修行学业,练习记诵词章的方法,以求能自强自立。

这几天对《曾国藩家书》的阅读,让我有了谦卑之心。读书写字的意志更加坚定,并且,并不是为了考取功名而读书,读书没有那么利益化,写字也有恒了,但愿我能坚持下来。

谈书法:“真知大源,万万不可自暴自弃。”

“天下的万事万理都是出于乾、坤二卦。就拿书法来说: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本于乾,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

曾国藩说,不要过于相信医药是对的,怪不得河西很多善良的医生不肯给我开药了,我想,坚持吃药,不如坚持养生;到处旅行,不如在家读书写字。守一方寸土,守一寸财情,何必花销过大,每次花钱大手大脚,仗义疏财后,都会有负罪之感。寒士家风不可缺。

做人不求尽善尽美,不可求自己完美,守缺也是积福。

家书格式范文(篇八)

《曾国藩家书》从1840年开始,终于1871年,记述了从他29岁到60岁这一段人生最重要阶段的心路历程。从那一封封详尽到近乎啰嗦的家书里,你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对自己、对兄弟、子侄的严格要求。

1841年10月19日在给父母的信中他说:“近因体气日强,每天发奋用功,早起温经,早饭后读《二十三史》,下半日阅诗、古文。每日可看书八十页,皆过笔圈点”。当时的他,已是京官,身边又有家小,还要时时交游。按常理,没必要有这份对己的刻薄。按事业,已然起步;按家庭,妻娇子弱;按社会,他当时朋友不少。如果稍有放松,怎么能完成这份作业!如果是当下的我们,每日要边看边思考、做读书批注,单就完成80页书的阅读量,已属不易。由此可以想见他当时的自律程度。

1842年10月26日给诸弟书说“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当时31岁的他,写下此话,应该是对他自己身上所存毛病的反思,以此立下对自己的规矩。同年12月20日寄诸弟书中,又详细列举自己每日功课13项: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月勿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尤其是在写日记下注写: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日记也是十三套学问之一。这种有反思、有目标的自律,现在读来,仍然叫人惊醒。

对自己的类似自律表述,在《家书》里处处可见。对兄弟、子侄后辈的自律要求,在《家书》中更是比比皆是。从1840年开始到1871年他接近生命终点,隔三差五,他都要在书信中对兄弟子侄后辈提出要求。这要求,应该就是成就曾氏家族近代以来家族兴旺不衰的主要原因。

对克服身上恶习、努力向学的自律,终于使一个笨笨的人,成长为了近代以来备受人推崇的成功者。

曾国藩的自律不仅仅在此,他对自身人性欲望的自律,成为他保全自身和家族的关键。

据说他的日记中,有他自律克服好色的记述过程。在读他的书信中,偶有流露。好色之心,男人中很多人都有,那也应该是人性中极难克服的问题之一。他却能自爆恶习,下决心,克服它,足见其自律的严格。人性的贪婪,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弱点,应该也是极难克服的弱点之一。曾国藩面对着功高震主、满门兄弟皆居高位、又手握重兵之时。在书信中,时时提醒告诫兄弟、子侄,不可骄横、不可奢侈。在兄弟亲友、部下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主动解散湘军,对朝廷不能兑现咸丰帝谁能荡平太平天国就给谁封王爵的诺言的情况,在书信中都没有流露出片言只语的怨愤,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的自律之强。

没有这份严格的自律,你无法想象,这么一个年少愚笨到连去他家的小偷都笑话他的人,怎么可能成长为人人敬仰的成功者。没有这份严格的自律,他怎么能在功高不赏的境地,得以善终,并使家族长葆昌盛。

人说“自律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这句话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家书格式范文(篇九)

《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文人志士在知行上不得不意识到将所学用于实践的重要性。然而做任何事还需要有恒心。“温弟天分本甲于诸弟,惟牢骚太多,性情太懒。前在京华不好看书,又不作文,余心即甚忧之。”曾国藩对于弟弟的担忧正是当下诸多父母内心的写照。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族形态中,耕读传家是经典的一条家训。历代文人墨客对于读书的心得浩如烟海,而曾国藩在书中一语道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打开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私以为书本给人最大的一个意义在于格局。书读得多了,心胸很难拘泥在一隅之地。人在遇到事儿的时候,隐约感觉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在书中你已经见过太多的故事和事故。所以为什么会说劝君莫惜金缕衣,而是惜取少年时。若是闲暇时有拎起书瞅瞅的习惯,可能坡子街派出所就不会有那么多轻生的案例,年轻的生命也不会以那么决绝的方式匆匆谢幕。

家书是一条轻轻的丝带,我在这头,爱的人在那头。看似柔弱无力的丝带藏着不为人知的家事与情深。西晋官吏李密向陛下陈说与祖母“区区不能废远”,曾老事无巨细的叮嘱和感念,也寄寓着其对于曾氏家族荣辱与共的责任感。在通信尚不发达的年代用于联络家人的特殊形式——家书在媒介融合的的当下也以新的生命形态存在。例如,微信潜在地消灭了社会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家人之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愿景。视频电话功能的出现,更是让原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夙愿不再遥远。

家书格式范文(篇十)

他是一代中兴名臣,以谏言修明政事;他是湘军首领,以忠心平定一方;他入翰林,也从武,讲文学修养,亦备有武略;置身于晚晴动荡的时局之内,在政治的漩涡和地方的动乱之中,他也如无数普通的人一样,是父母的儿子,是弟弟妹妹的兄长,是儿子女儿的父亲。为官入仕、领兵打仗三十载间书信未曾断绝,这些书信也承载了曾国藩有关修身、养性、交友、治军、为政、交友、处世、用人、理财等方面的诸多思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曾国藩以家书为媒,构筑起与家庭的联系,时刻肩负着属于家中长子的责任,将身边大小事宜告知父母,时刻关注父母身体与需求,可谓孝顺尊敬。曾国藩在禀父母长辈的家书之中,内容大多为“平安”。无论是所谓“男身体平常,男妇亦如常”中告知父母自己和妻子一切安好,无须长辈担忧,还是“喜堂上个老人安康,家事顺遂,无任欣慰”中对家中长辈身体安康的欣喜,于在外游子,父母长辈的身体安康,为人父母孩子在外一切安好,这些便是平安。

而家中兄弟之事,曾国藩也事事关心。“勉在孝悌上用功”、“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进德修业全由自主”、“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一封封家书中,小到写字读书做学问,大到为官做人修明德,无不透露出曾国藩对兄弟姊妹的深切希望与良苦用心。所谓长兄如父,曾国藩身为家中长子,既孝顺尊敬父母,也团结友爱兄弟姊妹。不求兄弟人人考取功名入仕途做官,但求会读书有修养,明道德,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恒专一。

对于子女,曾国藩则更多充当一个引导的角色,亦师亦友。他在信中高速儿子如何读《汉书》,如何分辨《尚书》真伪,作文贵珠圆玉润,写字宜常临柳帖,钻研古义望都顾江等六家之书,他不教孩子读书的具体的内容,却常常教诲他们如何读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给孩子充分的自我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望子成才,但绝不过分干涉孩子的决定。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长子曾纪泽学贯中西,成为了晚晴著名的外交家;次子曾纪鸿,则成为了近代著名的数学家。

于国家而言,曾国藩是为一代中兴名臣,鞠躬尽瘁;而于家庭而言,他所寄给家中的一千五百多封书信无不体现出了他作为儿子、作为兄长、作为父亲的沉甸甸的责任感,责任感之外,更是深切亲情的羁绊。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无论自己经历的顺逆,无论他人评价的褒贬,家国二字都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更藏在一封封家书的字里行间。

家书格式范文(篇十一)

我喜欢文字,它通体溢香,富有质感与美感,我也就爱屋及乌、义无反顾地喜欢上了和文字有关的事情,譬如写信。

上了大学,我饶有兴致地享受着鸿来雁往所引发的愉悦。在这些日渐往复的述说中,家书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总显得不疾不徐,大概隔上双旬左右,就会收到或者邮出一封。在那个时候,对于家书的概念,远比不上和朋友们之间的来往信件的印象更为清晰。并且,家书中所谈的,多是对学习与健康的关心,而对别的事情则似乎很少聊及。事实上,另有一个原因,当时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且因着天各一方的缘由而把表达的热情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感触更多地倾泼给了她。

然而,就是这样的投人和呵护,在时光茬再中,也未能让我与她行走得更为接近。也许是那个年纪不懂得把握,恋情最终戛然而止。“我请求火焰,熄灭我们的文字。在明日的幸福里,不要回忆黑夜,如何淹没你我的故事。”我曾经这样写道,但我无法寄出。就在月光苍凉如水的那个夜晚,淹没我的除了夜色,还有大段大段的文字。然后是一段日子的沉寂,我对文字变得异常敏感,酒精偶尔地燃烧在体内身外,少见提笔叙述的冲动,更乏片言只语来抚慰我的失意。

我不知道父母终究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件事的,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久后我收到了父母的一封长信。满满几页纸的字里行间,没有责怪的意味,更没有呵斥的成分。父母在为我的沉寂和没有及时给家里写信而难过的同时.善意地提醒我,“在感情之外,你觉得是否会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你去努力?我们盼着你来信。”在那个冰彻刺骨的季节里,家书一下子就温暖了我的眼睛。

时隔几年,我的家书没有逃离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信息化特征,次数在逐年减少,且被电话问候代替。可是,从家书中形成的与父母之问的对话依然在继续,而放置于书桌里的家书,也会不经意地,时常翻开来读读。

家书格式范文(篇十二)

家书,代表着一封表达家庭情感的书信,家书也有多种形式,有长辈写于晚辈,也有晚辈的,比如著名的《傅雷家书》就是一个父亲写给自己亲爱的儿子的。一封家书承载着希望与对家中的亲人的千言万语。

家人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每个在读书的家中肯定都有一位严父慈母,父亲的爱如山,沉稳而可靠,母亲的爱如水,温柔而细腻,在小学生的时代,家人是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题材,而我的家人对我的爱却让我格外深刻。

那是刚中考完的那个暑假,中考成绩刚发下来,我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心情瞬间跃入谷底。那是我从小到大以来最低的分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那鲜红而刺目的字却仿佛在告诉我这就是真的,我崩溃的冲出学校,却并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旁边的公园里疯跑,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这个分数,在之前的考试中,从未出现如此低的分数,跑累了我躺在草坪上回忆起我的初中,一段往事从我脑海中不断闪过,曾经的轻狂,曾经的叛逆,那一瞬间都显得那么无知、可笑。我抱头大哭,哭声在公园中久久回荡。

等到我缓过劲来时,已是七八点,我在公园整整待了四个小时!我拖着疲倦的身躯一步步向家的方向走去,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无表情,这时一道电光闪过,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就这样走在街上,任凭雨水打在脸上却激不起一丝波澜,双眼空洞无神,想着曾经誓言曾经的梦想一点点破碎,最后化为虚无。

当小区的轮廓逐渐映入眼帘,我看见一个身影站在小区门口焦急的踱步,没错,是母亲,我缓缓走过去,母亲见我焦急的跑过来结果我手中的包,把我一拽,缓缓地说了声:“先回去。”我进入家门,看见父亲严肃的坐在沙发上抽着烟,我默默地走进家门,站在门口,不敢进去,以为父亲会像从前一样狠狠地教训我一顿。但事情却没有发声,父亲弹了弹烟灰,吐出一口白雾,缓缓道:“考了多少分啊?”我如实回答了自己的分数,父亲又缓缓地吸了一口烟说:“打算怎么办?还读吗?”因为我当时的分数其实只够上我们那里的工校。我一愣顿了顿缓缓说道:“读吧!”父亲吐出烟,站起身望着我说道:“好吧,这是你的选择,去把衣服换了,好好想想吧。”那一瞬间我看见父亲的眼中似乎有光在闪耀,将我那如同死掉的意识一点点拉了回来。我重新振作了一下,回到房间之中换好衣服躺在床上回想刚刚父亲的眼神,那种从绝望时又重新打起勇气奋勇向前的精神打动了我。于是我在暑假也开始苦难高一的知识。

但学校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直到有一天,父亲回来拉过我,语重心长的说:“学校找好了,好好学。”我们家一家三口,包括祖父。祖母都没有上过大学,所以父亲对我寄予厚望,每年陪我读书到深夜,课本总是在我面前提前参悟,为的只是在我不会的时候,有人能给我讲解。

直到后来,有一次我帮母亲打下手,做饭的时候,母亲说漏了嘴,我才得知,当时由于我的分数太低没有学校原因收我,后来父亲想尽办法和理由,别人才愿意帮忙,据说当时父亲差点赖在别人门前。听完后我惊呆了,没有想到父亲会为我付出这么多。

父爱如山,亲爱的父亲,谢谢你对我的付出和这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母爱如水,母亲也谢谢这些年来不停的鼓励与爱护将我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抚养到现在。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抚育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我的成绩表现以及无限的孝心来回报你们,父亲,母亲,我爱你们。

谨以此篇家书致我最爱的父亲、母亲。

家书格式范文(篇十三)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历史人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或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或为"xxx贼"、"大xxx",在此我们不去评判其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也不对其做评判,但其所言、所做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国藩家书》就是其一。

"立言、立德、立功"是封建时期人们的最高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终生诉求,囿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曾国藩也是这么去做的,他也实现了他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一个"办事兼传教之人"(xxx)。

这本《曾国藩家书》从近一千五百封中选取了两百封,包含了修身养德、持家交友、治学为政方面,他的家书随想而至,在平淡的家常中蕴藏真知灼见,有很强的说服了和感召力,作为儿子,孝顺父母,作为哥哥,教导体贴兄弟,作为父亲,更是为子女做了表率,这一部家书使他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它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读书之"勤"."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知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这是他在勉励弟弟多读书,曾国藩认为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或缺,"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教导弟弟们做任何事情,唯有专注才可以有所作为,富贵功名是过眼云烟,读书提高自己的修养才是第一位的。他在家书中曾说道"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读书不求强记亦养生之道"道出了读书的最高追求。

二是为官之"廉".曾国藩在晚清时期可为权倾朝野,为朝廷所依附,手握重权,但实时嘱咐家人要厉行节俭,曾国藩在给子侄的书信中讲到"后辈子弟,以勤苦为体,谦逊为用","望子侄辈戒骄、奢、佚",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他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勤劳节俭坚忍自强,在其家书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自勉告戒道:"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一个"廉"字体现出了他廉政为民之心。

三是做人之"谦".在教导子侄时,"天地间唯谦谨是载富之道","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耳".温廉谦恭让,做一常人尚不能全为,但曾国藩做到了极致,看看现在的"我爸是李刚",足以让一些人汗颜。"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 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这是曾国藩写给诸弟的信,语重心长的叮嘱令人感念、期盼与警醒之情溢于言表。待人谦虚、修德立业和戒骄求进的品德跃然纸上。

四是做事之实。"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则知宣勤王事之处无多,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他做到了勤奋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一杯茶水喝半天,然后再来两支烟""一张报纸看一天",这种工作作风既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我们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求真务实,默默奉献。

诚如开头所言,我们把曾国藩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去看待,身处那个时代,就不可避免的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现在很多人把曾国藩作为官场楷模,学习他的官场绝学,我觉得都学偏了,着相,他无往而不利的真正的第一要义是自身的修为,本身的修身养德,德行至而无不成之事,我们应积极学习他有益的一面。

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我们的先人早就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指导,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也应该勤奋的学习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不应该每天躺在先人留下的精华上面睡觉而不知,整日的崇洋媚 外,整日的自嘲国人的无知,其实是他自己真正的无知而已。

学习一些传统知识,读一些历史书籍,明辨是非的同时,更懂得如何做人。

家书格式范文(篇十四)

关于曾国藩,作为湖湘学子的我早已对他有所了解,而他所著的《曾国藩家书》在高中学习文言文时就已拜读。在朝为官的曾国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很显赫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关于他的家书,却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也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时代的xxx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这个寒假阅读《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后辈的态度。比如家教五个字:书蔬鱼猪竹。他特别反感孩子们睡懒觉,要求赶紧起床读书、种菜、养鱼、喂猪、种竹子去。女孩子还要纺线做饭洗衣,家务事自己做。不但如此,竟然写信通知他弟弟:我将来绝不给子女留钱,做官的人给子女留钱“可羞可恨”。这样的教育在今年过年时期有很强烈的感受。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愫。新春期间,万家团圆、共享天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因子,也创造出弘扬优良家风、开展家庭教育的绝佳契机。作为家庭年长的我,今年在家便是成了大扫除、洗碗的主力军,每天在老家院子里都能“日行万步”。在团圆饭的餐桌上,不仅仅有长辈对去年劳动成果的总结,更有了对晚辈全面发展的殷切期盼。家庭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仅仅视为“吃、玩、睡、买、游”,那么无疑就冲淡了节日的意义。

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曾国藩家训“书蔬鱼猪竹”,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不应成为束之高阁的冰冷道理,让其潜移默化更多心灵,全社会都会充盈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正能量。

现在的影视剧也越来越重视不同家庭家风家训的教导和传承,如《都挺好》、《家道颖颖》等。尤其是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里悬挂着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对家风的珍视,在小心翼翼的拂拭中得到淋漓展现。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团圆中正家风、重家教、树美德,凝聚起传统文化吸引力,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追求。传承好、发展好家风这个“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我们就能永远记住“回家的路”,不断增进文化自信的力量,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家书格式范文(篇十五)

假期中我读了《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随想而至,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孩子以及亲友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交友类等10大类。曾国藩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读书

曾国藩一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在致诸弟的信中反复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教育儿子和兄弟子侄读书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学,坚持早起,拥有恒心。

在讲到怎样读书时,他在一封信中写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学问无尽,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看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勉励兄弟自立课程,还为他们设立了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读到写,从史到经,从读书到修身养性,详细至极。

很多人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走上仕途,但曾国藩却不愿孩子做官。他在写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曰:“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很多人家长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入“仕途”,为自己和家人长脸面,谋福利。殊不知,我们的读书理念培养出了很多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学习分数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能不说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哀。

待人

帮助邻里族人是曾氏家族的传统门风。

尽管曾国藩在京生活曾一度很窘迫,靠借钱度日过年,但仍旧寄钱给族人以资助。在谈到为什么接济亲戚族人时,曾国藩写到“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处蔷境,亦兢兢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蔷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道光年间,曾国藩越四级而超升,托叔父将黄金十两兑钱送与最亲最苦之人。节俭用度,置义田以济贫民,捐银修祠堂。

曾国藩在家书中教育子女和诸弟过日子要能勤能俭,略有结余,有人做官“侍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里不可不守旧”。与眼下很多为富不仁,到处显摆甚至胡作非为的官宦子弟与富家子弟的行为相比,是何等的天上地下!

交友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好走路”,曾国藩十分注重交友待人的原则,尤其是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们学习。

八教是指与以下八种人交朋友:胜己者;

盛德者;

去围着;

肯吃亏者;

直言者;

志趣广大者;

惠在当厄者;

体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与以下九种人交友:志不同者;

谀人者;

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

愚人;

落井下石者;

德薄者;

好占便宜者。

曾国藩在京为官,从不肯轻受人惠,情愿别人占他的便宜,断不肯占别人的便宜,在《家书中》,他多次告诫子侄亲近良友、对待朋友必信必诚、患难与共勿留遗憾、勿与权贵相交、不可轻取人才等。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的,也是写给后世之人的,阅读《曾国藩家书》我们可见贤思齐,慎独内省,立德、立行、立言,修身养性,培育子女,树可世代薪火相传的家风。

延伸阅读:

家书格式范文(通用十五篇)

函的范文及格式(通用十五篇)

后记的格式范文(通用十五篇)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格式(通用十五篇)

议论文结构范文(通用十五篇)

需求分析范文(通用十五篇)

标签: 中国近代史

精彩推荐

科研论文格式范文(共41篇)
项目立项报告书范文5篇
经营模式范文(精选十五篇)
优秀书评范文(精选18篇)
项目概况范文(优选十三篇)
项目背景介绍范文(合集31篇)
个人履历范文(推荐十一篇)
律师辩护词范文推荐27篇

精彩看点

独一无二的霸气句子(独一无二的霸气句子说说)
独一无二的霸气句子(独一无二的霸气句子说说)
买的翡翠镯子怎么养?5大保养翡翠方法是很关键的
买的翡翠镯子怎么养?5大保养翡翠方法是很关键的
翡翠原石自己怎么切开?只需要8个步骤
翡翠原石自己怎么切开?只需要8个步骤
感恩的朋友圈文案图片(感恩图片带字唯美图片)
感恩的朋友圈文案图片(感恩图片带字唯美图片)
夜晚赏月的唯美句子
夜晚赏月的唯美句子
怎样分辨翡翠真假好坏?主要看这4点就够了
怎样分辨翡翠真假好坏?主要看这4点就够了
翡翠原石自己怎么切割抛光?快学会这6种切割方式
翡翠原石自己怎么切割抛光?快学会这6种切割方式
怎样挑选翡翠毛料?学会这7点就够了
怎样挑选翡翠毛料?学会这7点就够了
几米漫画经典语录(几米漫画经典语录41条精选)
几米漫画经典语录(几米漫画经典语录41条精选)
翡翠原石怎么认识好坏?分享5招辨别小技巧
翡翠原石怎么认识好坏?分享5招辨别小技巧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