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逆天改命的隆中对)

时间: 2024-06-03
分类: 生活百科
字号: A+ 默认 A-

卧龙(4)

刘备三顾茅庐,是带着巨大疑问来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三国志·诸葛亮传》)意思说诸葛先生我知道你很厉害,但你真的行吗?一个27岁的年轻人,面对的对手已占据了天下十分之七的地盘和人口,拥有着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我刘备屡战屡败,沦落至此,自己都怀疑自己还能活几天,难道你能逆天改命?

诸葛亮当然行。千古之下国人对卧龙先生的敬仰远远超过和他同一时期的其他所有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谋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扭转乾坤,改变历史的能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远征乌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彻底剿灭袁氏的力量,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曹操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当时天下除了曹操之外,相对较大的割据势力还有四股,但几乎都已经决定投降了:割据雍凉的马腾将部队交给儿子马超打理,自己去到许都朝廷当了个卫尉,实际是表示对曹操的臣服;曹操进攻刘表时,刘表已死,他的儿子刘琮望风而降;曹操来到江陵,益州牧刘璋派张松前来接洽,张松就准备把益州卖给曹操;甚至东吴孙权手下,在听说曹操占领荆州后,以张昭为首的士人集团就开始鼓噪投降。

逆天改命的隆中对,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带领一帮青铜上王者

可见,诸葛亮面对的形势就是要逆天改命!让刘备这个还龟缩在新野城里隶属于刘表的雇佣兵集团统一天下!这个难度是地狱级的!该挑战可以和游戏战神里杀光天神的奎爷相媲美。

但是诸葛亮认为这个可以有。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做到了,那就是曹操。所以面对刘备的提问诸葛亮最先说的是这样一段话: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逆天改命的隆中对,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带领一帮青铜上王者

诸葛亮在介绍东汉末年的乱局时重点说的是两个人曹操和袁绍,两人相比较曹操是宦官集团的孽种,袁绍是东汉士族的明星。之前提到东汉大乱天下的其实就是袁绍和袁术兄弟之间的战争和代理人战争。曹操原本跟袁绍混,混的最惨的时候,被吕布偷袭占领了自己的根据地兖州,曹操只剩下范县、东阿和甄城三个县,他的对手吕布、陈宫、张邈则占据了兖州另外的一百多个县。三个县打一百多个县,这个时候是袁绍救了曹操,给他提供兵力和补给,帮他最终战胜了吕布等人。可以说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的袁绍是东汉末年绝大多数士族子弟看好的人。当袁绍在渤海举起大旗反对董卓的时候,他想的就是夺取天下,而在他眼中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就是他们家自己的兄弟袁术。曹操在袁绍眼里就是个小马仔。曹操最重要的谋士荀彧本是袁绍的手下,因为他娶了个宦官后代女儿被排挤才投靠的曹操,另一个谋士郭嘉,原来也跟袁绍混,以为生活作风问题也被排挤,才投靠了曹操。这些人才在袁绍眼里都是残次品。为什么?因为东汉末年的大士族都是以仁义道德相互标榜,以儒家学说为行为规范,要融入他们的圈子必须言词、行为和他们的标准保持高度一致。所以在袁绍眼里,曹操是出身贫寒的宦官之后,非我族类,是利用对象而非自己人;荀彧娶了敌对势力宦官的女儿,族中败类,可用但是要防范;郭嘉行为不尊重儒家规范,狂生而已。

然而,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袁绍最终输给了不按常理出牌的曹操,官渡一战,袁绍主力丧尽,自己不久也一命呜呼。偌大的家业被三个儿子几年间败光,曹操成了北方的主人。

逆天改命的隆中对,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带领一帮青铜上王者

于是,曹操的唯才是举断了士族大家的命根子——当官参政。唯才是举实际上是把东汉末年的舆论控制人事任免改为曹操控制人事任免,他手下人的位置全由曹操说了算,这才可以打破东汉末年的成规,提拔“五子良将”这样的人才到关键岗位。曹操对士族的鄙视是深入骨髓的,他的代表文章《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三国志•武帝本纪》),这句霸气侧漏的实话就是用对儒家温良恭俭让的最好讽刺。正是这样的霸气和才华,让曹操逆天改命,干掉了袁绍,也让诸葛亮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因为原本以为强大的士族力量不过如此,时代的洪流还是要靠人的能力来决定。

光有希望不行,还要看看当时的形势。诸葛亮《隆中对》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可谓透彻。首先,曹操肯定打不过:“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手里那点人马去和曹操抢地盘,跟找死没区别。其次,孙权肯定打不动:“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后来尝试了一下,果然把自己作死了。当时适合刘备作为根据地的地盘其实只有两个州,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

逆天改命的隆中对,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带领一帮青铜上王者

相对而言,这荆州的夺取难度较小:“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认为这个话说的就很反动,因为刘备是刘表请来看家护院的雇佣军,诸葛亮是刘表家亲戚,两个人背地里在讨论怎么把雇主和亲戚给做了,自己上位,这在道德上就很站不住脚。这恰恰说明诸葛亮不是一个拘泥于仁义道德的书呆子,而是一个有霸气的执刀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孔明先生可不是好好先生,既然要扫平乱世,那么必须有实力,空谈道德是危险的。

益州则应该是下一步的攻击目标:“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被,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虽然地理上入蜀麻烦一点,但是比起曹操、孙权也好搞定一些,因为刘璋暗弱,水平不高,导致蜀地的士族人士“思得明君”,“思得明君”就会出卖现在老大,看来孔明先生出山前已经把未来益州士人集团中可能出现叛徒的情况摸得清楚了。

这两块地盘连在一起,刘备就有了和曹操、孙权对抗的资本,这正是刘备最渴望的“英雄用武之地”。

有了用武之地就可以实现刘备的平生志愿,也就是后来诸葛亮《出师表》的说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两个人在共同的理想下越谈越投机,一个46岁的老江湖和一个27岁的小青年找到了共同语言,甚至找到了共同的需求:刘备终于找到了一个忠于自己荀彧、张昭,在这个小年青身上,他终于看到整合荆州士族的计划和希望;诸葛亮则在刘备身上看到了实现自己圣贤梦想的明主。诸葛亮称刘备:“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帝室之胄”这句话首先承认了刘备的皇室血统,这是加入刘备集团的首要条件,也是承认刘备集团存在的合法性,皇叔嘛,自然必须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信义著于四海”则说明了刘备的群众基础,刘备集团给天下人的印象就是救危扶难的侠客集团,真的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所以才可以“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这句话说完,诸葛亮就等于已经加入刘备集团,成为刘备的谋士,于是他继续向刘备介绍了他的战略方案: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

逆天改命的隆中对,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带领一帮青铜上王者

这个战略方案实际上是个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是抢占地盘。理由前面已经说过了,曹操太强、孙权稳固,都打不过,所以吃柿子捡软的捏,先拿刘表、刘璋开刀是唯一的选择。第二步是积蓄力量。拿下这两个州之后,不是继续进攻而是依靠地理守住地盘,与四方交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第三步是趁机出动,即所谓“天下有变”。因为即使占领了两州之后,刘备的实力依然不如曹操,所以必须等待时机。具体方式是两路出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逐鹿中原。如果说前两步最后被诸葛亮实践让人顶礼膜拜的话,那么最后一步却因为关羽的败亡而多受诟病,当然这是后话了。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隆中对”只是诸葛亮给刘备画的一张大饼,但对于刘备来说,“隆中对”就好比溺水人要抓住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因为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逆天改命的隆中对,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带领一帮青铜上王者

更可怕的是“说曹操、曹操到”,正当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议论曹操的时候,这位“用兵仿佛孙、吴”的军事大师,已经发兵南征、继续自己的统一步伐。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孙教授“sunnyshine”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鬼谷八荒灵修逆天改命

鬼谷八荒剑修逆天改命推荐顺序(鬼谷八荒逆天改命大全推荐)

肖战个人资料(娱乐圈逆天改命第一人)

鬼谷八荒患难之诺支线怎么选

鬼谷八荒灭邪明志支线攻略

鬼谷八荒游戏攻略

标签: 三国

精彩推荐

如何教宝宝学会感恩
如何教宝宝学会感恩
如何文明上网
如何文明上网
小暑多吃12种食物
有经纬度怎么查位置
有经纬度怎么查位置
如何在IE11里报名教师资格证
如何在IE11里报名教师资格证

精彩看点

苹果帮截图5元一张,带灵动岛10元一张是什么梗?
苹果帮截图5元一张,带灵动岛10元一张是什么梗?
老猫猴是什么?老猫猴长什么样?
老猫猴是什么?老猫猴长什么样?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