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mi
注音: ㄋ一ˇㄇ一ˊ
部首:
笔画: 十八画
五笔: SGWQ
结构: 左右
Unicode: \u6ab7
GBK编码: 998d

英文翻译

A kind of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ㄋ一ˇㄇ一ˊ 十八画

檷字基本释义

[ nǐ ]

1.络丝的架子。

2.塞在车轮下制动的木块。

[ mí ]

〔~枸〕传说中的山名,山上多玉石。

康熙字典

檷【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乃倚切《集韻》《正韻》乃里切,𠀤音伱。俗省作𣐐。《說文》絡絲檷也。《類篇》絡絲柎,所以制動。

《集韻》母婢切,音弭。

女履切,音柅。義𠀤同。

《類篇》民𤰞切,音彌。彌枸,山名。詳𣐐字註。

《山海經註》音絡裾之裾。義同。

说文解字

檷【卷六】【木部】

絡絲檷。从木爾聲,讀若柅。奴礼切

说文解字注

(檷)絡絲柎也。柎各本作檷。今依易釋文、玉篇、廣韵正。釋文作趺。柎趺右今字。柎、咢足也。絡絲柎者、若今絡絲架子。姤初六。繫於金柅。九家易曰。絲繫於柅。猶女繫於男。故以喻初宜繫二也。從木。爾聲。奴禮切。十六部。讀若昵。昵各本作柅。今依易釋文正。昵或暱字。合韵也。易曰。繫於金檷。六字各本無。今依易釋文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