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
踞字基本释义
1.蹲;坐:龙蟠虎~。
2.占据;霸占:久~山寨。
踞字详细释义
踞
(形声。从足,居声。本义蹲坐)
同本义
踞,蹲也。--《说文》。按,踞为居的俗字。
皆踞转而鼓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释甲执冰而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太平御览》
又如踞炉炭上(蹲在炭炉上。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踞蹲(蹲坐);踞伏(蹲伏)
伸开腿坐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史记·高祖本纪》
箕踞见贾。--《汉书·陆贾传》。师古曰箕踞,谓伸其两脚而坐。”
又如踞门限;踞厕(张开两腿,坐在床边)
盘据
踞jù
⒈蹲,坐虎~龙盘。
⒉依靠~鞍。
⒊
康熙字典
踞【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御切,音據。《說文》蹲也。《大戴禮》獨處而踞。《註》踞,蹲也。
又《左傳·襄二十四年》皆踞轉而鼓琴。《註》轉衣裝。《疏》踞,謂坐其上也。
又《前漢·高帝紀》沛公方踞牀。《註》踞,反企也。
又《前漢·餘傳》高祖箕踞罵詈,甚慢之。《註》箕踞者,謂申兩脚,其形如箕。《類篇》或作
。詳
字註。
又《集韻》斤於切,音居。義同。
说文解字
踞【卷二】【足部】
蹲也。从足居聲。居御切
说文解字注
(倨)不遜也。遜當是本作孫。說詳辵部。孫者、逡循恭敬之意。戰國策曰。何前倨而後恭。引伸之凡侈曰倨。凡斂曰句。大戴禮。與其倨也寧句。樂記。倨中矩。句中鉤。左傳。直而不倨。曲而不屈。淮南子。句爪倨牙。凡言侈斂之度謂之倨句。工記曰。倨句一矩有半。又曰。倨句磬折。卽謂一矩有半也。又曰。倨句外博。謂侈於一矩而不及一矩有半也。又曰。句於矩。謂斂於一矩也。管子弟子職曰。倨句如矩。謂正方也。从人。居聲。居御切。五部。
踞字古汉语
踞
jù
①<动>叉开腿坐,亦说“箕踞”,是一种随便的不拘礼节的坐法。《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床。,使两女子洗足。”
②<动>蹲;蹲坐。《左忠毅公逸事》:“令二人蹲~而背倚之。”
③<动>倚;倚靠。《史记·留侯世家》:“汉王下马~鞍而问。”【踞肆】⒈踞坐。《后汉书·鲁恭传》:“蹲夷~,与鸟兽无别。”⒉傲慢放肆。《汉书·叙传上》:“何有~于朝。”⒊气势雄壮的样子。
踞字百科
踞是一个汉字,读作:jù。汉字形声。从足,从居,居亦声。“居”意为“身体长时间不挪动位置”。“足”与“居”联合起来表示“腿足屈曲、身体长时间不挪动位置”。本义:蹲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