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zui
注音: ㄗㄨㄟˋ
部首:
笔画: 十五画
五笔: SGYF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9189
GBK编码: d7ed

英文翻译

addicted to; intoxicated, drunk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zuì ㄗㄨㄟˋ 十五画

醉字基本释义

1.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汉。喝~了。~得不省人事。

2.沉迷;过分爱好:~心。陶~。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我的心都~了。

3.用酒泡制(食品):~枣。~蟹。

醉字详细释义

(会意。从酉,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说文》。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诗·小雅·宾之初筵》

对饮酒醉。--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沉醉不知归路。--宋·李清照《如梦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苍颜白发,頺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醇醲。--明·刘基《卖柑者言》

酉,为酒所酣曰醉。

醉zuì

⒈饮酒过量或药物作用,致使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酒~。麻~。

⒉用酒浸泡过的~蟹。~肉。~枣。

⒊沉迷,极端爱好沉~。陶~。

康熙字典

醉【酉集下】【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

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因卒立義,說文誤。

说文解字

醉【卷十四】【酉部】

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从酉从卒。將遂切〖注〗酔,俗字。

说文解字注

(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以曡韵爲訓。从酉卒。此以會意包形聲。卒亦聲也。將遂切。十五部。一曰酒潰也。此別一義。潰當爲漬之誤。若今醉蠏、醉鰕之類。

醉字古汉语

zuì

①<形>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醉翁亭记》:“~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陶侃》:“岂可但逸游荒~?”

②<动>喝醉酒。《五柳先生传》:“既~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始得西山宴游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总是离人泪。

③<形>湖涂;昏愦。《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④<动>极端喜爱;沉迷。《庄子·应帝王》:“列子见之而心~。”【醉侯】好酒而量大者。【醉酒饱德】语出《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成年,介尔景福”。后指酬谢主人款待之辞。【醉乡】醉中的境界。【醉眼】酒后含有醉意。

醉字百科

醉,有形容词、动词等词性。常指饮酒过量,神志不清。如醉汉,醉鬼,醉意,醉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醉生梦死,“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相关谜语

1.酉时去世(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