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zhi
注音: ㄓㄓˇ
部首:
笔画: 五画
五笔: KWU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53ea
GBK编码: d6bb

英文翻译

just; variant of 只; merely; but; classifier for birds and certain animals, one of a pair, some utensils, vessels etc; only; grain that has begun to ripen; variant of 只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zhī zhǐ ㄓㄓˇ 五画

只字基本释义

[ zhī ]

1.单独的:~身。片纸~字。独具~眼。

2.a)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的一个:两~耳朵。两~手。一~袜子一~鞋。b)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一~鸡。两~兔子。c)用于某些器具:一~箱子。d)用于船只:一~小船。

[ zhǐ ]

1.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几种棋类中,他~会下象棋。

2.只有;仅有:家里~我一个人。

3.姓。

只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

只(衹、祇)zhǐ

⒈仅仅~见树木,不见森林。

①尽管。

②〈表〉专一不变。

①但是。

②就是~是不说。

③仅仅是~是有点不同的意见。

只(隻)zhī

⒈量词两~手。三~鸭。四~杯子。

⒉单,单独的,极少的~日临朝(临朝坐朝问政)。~身一人。片纸~字。

只qí 1.见"只衼"。 2.通"痮"。

康熙字典

只【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

《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

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𠀤音支。《廣韻》專辭。

《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𠀤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𠷓,省作只。○按𠷓、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𠀤無馨音,楊氏說非。《集韻》亦作𠮡

说文解字

只【卷三】【只部】

語巳詞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凡只之屬皆从只。諸氏切

说文解字注

(只)語巳䛐也。巳、止也。矣只皆語止之詞。庸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是也。亦借爲是字。小雅樂只君子箋云。只之言是也。王風其樂只且箋云。其且樂此而已。按以此釋只。與小雅箋同。宋人詩用只爲衹字。但也。今人仍之。讀如隻。从口。象气下引之形。語止則气下引也。諸氏切。十六部。凡只之屬皆从只。

只字古汉语

zhī

①<助>用于句未,表示感叹。《诗经·柏舟》:“母也天~!不谅人~!”

②<助>用于句中,无实义。《诗经·樛木》:“乐~君子。”

③<副>仅仅;只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被林冲赶上,后心~一枪。又搠倒了。”这个意义宋代以前多写作“祗”。

④<副>一直。《朝天子·咏喇叭》:“~吹的水尽鹅飞罢。”

zhī

①<量>用于船等。《群英会蒋干中计》:“乃命收拾楼船一~。”

②<形>孤单。《窦娥冤》:“可怜我孤身~影无辛眷。”

【注】“只”和“隻”本是两个字。

Zhī音各义项属“只”,zhī音各义项属“隻”。现在“隻”简化为“只”。【只今】如今;而今。

相关谜语

1.什么字八个口(打一汉字)

2.八张口(打一汉字)

3.咫尺不相见(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