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
兆字基本释义
1.数目。指一百万。古代也指一万亿。
2.事前出现的迹象:预~。征~。
3.预示:瑞雪~丰年。
4.古指占卜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
兆字详细释义
兆
(象形。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本义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同本义
兆卜,灼龟拆也。--兆,古文兆卜省。--《说文》
掌三兆卜之法。--《周礼·大卜》
不占卦兆。--《淮南子·本经》
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史记》
又如兆象(占卜时龟板上显示的征象);兆文(据以卜占吉凶的龟甲裂纹);兆卦(显示于卦象上的征兆);兆梦(占梦,圆梦)
征兆,预兆
相阴阳,占祲兆。--《荀子》
其兆既成,已在宫中。--《新唐书》
又如兆相(预先显示的迹象);兆见(征召显现)
人民;百姓
兆zhào
⒈数目字百万为~。〈古〉又称万亿为~。常用于〈表〉极多~民。
⒉〈古〉(迷信)占卜时观看烧灼龟甲形成的裂纹判断吉凶,这种裂纹就叫"兆"。
⒊预先显示,事情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征~∶~。瑞雪~丰年。
康熙字典
兆【子集下】【儿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治小切《集韻》《韻會》直紹切,音肇。《說文》灼龜坼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註》兆者,灼龜發于火,其形可占者。《前漢·文帝紀》兆得大橫。《註》應劭曰:龜曰兆。
又壇域塋界皆曰兆。《前漢·郊祀志》謹按周官兆五帝于四郊。《註》兆謂爲壇之塋域也。《孝經·喪親章》卜其宅兆,而安厝之。《註》塋墓界域也。
又朕兆。《老子·道德經》我則泊兮其未兆。《註》意未作之時也。
又數名。《韻會》十萬爲億,十億爲兆。
又京兆。《韻會》兆者,衆數。言大衆所在也。
又《史記·曆書》游兆執徐三年。《註》游兆,景也。執徐,辰也。丙辰歲也。
又《韻補》叶直遙切,音朝。《晉書·樂志歌》神之來,光景昭。聽無聲,視無兆。
兆字古汉语
兆
zhào
①<名>古代占卜时,占卜者观看龟甲烧灼形成的裂纹,用来判断吉凶,这种裂纹就叫兆。《史记·文帝本纪》:“卜之龟,卦~得大横。”【引】预兆;征兆。事情发生前的迹象。《商君书·算地》:“此亡国之~也。”
②<动>开始。《左传·哀公元年》:“能布其德,而~其谋。”
③<名>祭坛或墓地的界域。《左传·哀公二年》:“素车朴马,无入于~。”
④<数>古代以百万或万亿为兆,常用来表示多。《尚书·吕刑》:“~民赖之。”《九章·惜诵》:“又众~之所雠。”
兆字百科
1、兆,zhào。作为单位,在中国古代,数字单位“兆”。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兆兆为京。2、兆,zhào。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卜兆。事物发生前的征候。3、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兆周(电磁波频率单位,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我国也作姓氏。4、祭坛或墓地的界域。张耒《欧阳伯和墓志铭》“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文忠公之兆意思是欧阳修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