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zhang
注音: ㄓㄤˇ
部首:
笔画: 十二画
五笔: IPKR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638c
GBK编码: d5c6

英文翻译

to wield; paw; to hold in one's hand; palm of the hand; horseshoe; to slap; sole of the foot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zhǎng ㄓㄤˇ 十二画

掌字基本释义

1.手掌:鼓~。易如反~。摩拳擦~。

2.用手掌打:~嘴。

3.掌管;掌握:~舵。~印。~大权。

4.某些动物的脚掌:熊~。鸭~。

5.马蹄铁:这匹马该钉~了。

6.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等:前~儿。后~儿。钉一块~儿。

7.钉补鞋底:~鞋。

8.加上(油盐等):~点儿酱油。

9.把:~门关上。

10.姓。

掌字详细释义

本义手掌,手心

掌,手中也。--《说文》

指其掌。--《论语·八佾》

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枚乘《谏吴王书》

又如掌上(手掌之上。极言容易);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掌文(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

脚的底部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掌状物

钉在马、驴、骡等蹄子底下的蹄铁

又指钉或缝在鞋底后部的补钉

掌zhǎng

⒈手心,手的里面手~。巴~。拍~。易如反~。

⒉脚底脚~。鸭~。熊~。

⒊用手掌打~颊。~嘴。

⒋把握,拿稳,主管~握。~管。~权。~舵。

⒌钉在鞋底前后的皮、胶片、铁片等钉块鞋~儿。

⒍钉在马、骡等蹄下的铁片马~。

康熙字典

掌【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𤓯《唐韻》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兩切,𠀤章上聲。《說文》手中也。《增韻》手心也,謂指本也。《論語》指其掌。《禮·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疏》如置物掌中也。

職掌,主也。《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禮·樂記》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

鞅掌,失容也。《詩·小雅》或王事鞅掌。《箋》鞅,猶荷也。掌,謂捧之也。負荷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煩,不暇爲容儀也。

姓。晉琅邪掌同,前凉燉煌掌據。

《本》《草》水蛭。一名至掌。《爾雅·釋蟲》蛭蝚,至掌。《正字通》古作𤓯。覆手爲爪,反爪爲𤓯。後譌作仉。孟子母仉氏,今作掌。

说文解字

掌【卷十二】【手部】

手中也。从手尚聲。諸兩切

说文解字注

(掌)手中也。手有面有背。背在外則面在中。故曰手中。左傳云有文在手者、在掌也。釋名云。水泆出所爲澤曰掌。水渟處如手掌中也。詩。或王事鞅掌。傳曰。鞅掌、失容也。箋云。鞅猶何也。掌謂捧之也。玉裁按凡周禮官名掌某者、皆捧持之義。从手。尙聲。諸兩切。十部。

掌字古汉语

zhǎng

①<名>手掌。《孔雀东南飞》:“阿母大拊~。”

②<名>动物的脚掌。《鱼我所欲也》:“熊~,亦我所欲也。”

③<动>主管;掌握。《殽之战》:“郑人使我~其北门之管。”【掌故】旧制;旧例。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的沿革及故事传说。【掌节】掌守符节。【掌徒】掌管徒役的人。

掌字百科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合谷穴、神门穴等。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韦贵康教授告诉记者,不同穴位对应着身体的不同器官,经常按摩手指、手掌、手背等,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相关谜语

1.小手顶上一张嘴,三撮草儿帽跟随(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