奓
九画 大
奓字基本释义
[ zhà ]
〈方〉张开:头发~着。衣服的下摆有些向外~。~着胆子(形容勉强鼓着勇气)。
[ zhā ]
〔奓山〕地名。在湖北。
康熙字典
奓【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加切,音咤。張也,開也。《莊子·知北遊》神農闔戸晝瞑,妸荷目奓戸而入。《成公綏·天地賦》何隂陽之難測,偉二儀之奓闊。
又奓言,猶夸言也。《唐書·陸贄傳》奓言無驗。
又《集韻》詩車切,音賖。侈也。《秦·詛楚文》奓競從。《註》
,籀文宣。《張衡·西京賦》馮虛公子,心奓體泰。
又《集韻》《韻會》陟駕切,音姹。義同。
又《集韻》敞切。同侈。
又充夜切,音厙。與侈義同。
,古文宣,與籀文宣字形近。
奓字百科
奓(831-894)字阡,号行简,行恺二,为钟一公之子。唐宣宗朝省之,累官检校国子祭酒,兼侍御史。僖宗朝乾符间从尚书堂迁居文溪根溪(安文)。传为以保存图书而称瑞山惠化里为安文。生于太和辛亥,卒于乾宽甲寅。夫人朱氏(834-899)。葬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