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ze
注音: ㄗㄜˊㄓㄞˋ
部首:
笔画: 八画
五笔: GMU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8d23
GBK编码: d4f0

英文翻译

one's responsibility, duty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zhài ㄗㄜˊㄓㄞˋ 八画

责字基本释义

[ zé ]

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

2.要求:~求。~令。~成。

3.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

4.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

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

[ zhài ]

古同“债”。

责字详细释义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声。本义债款,债务)

索取(财物)

责,求也。--《说文》

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

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

责一头。

以塞官责。

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

责备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

无责也。--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

责zé

⒈分内应做的事~任。负~。尽职尽~。人人有~。

⒉要求~己严,~人宽。求全~备(责求。备齐全。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⒊质问,诘问~问。

⒋指摘斥~。谴~。

⒌惩罚~罚。鞭~。杖~。

康熙字典

責【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𧵩《廣韻》《集韻》《韻會》側革切《正韻》側格切,𠀤音窄。《說文》求也。《左傳·桓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非也。《書·君奭》誕無我責。《傳》汝大無非責我留。

誅責也。《詩·邶風·旄丘序》責衞伯也。《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疏》責,謂許而不與而被責。

責讓也。《左傳·僖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註》微刺也。

任也。《孟子》有言責者。

取也。《戰國策》歸其劒而責之金。

問也。《史記·周勃世家》吏簿責條侯。《註》簿問其辭情。

自訟也。《前漢·韓延壽傳》痛自刻責。

《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賣切。與債同。《周禮·天官·小宰》聽稱責以傅別。《註》稱責,謂貸子。《疏》謂舉責生子,彼此俱爲稱意,故曰稱責也。《左傳·成十八年》施舍已責。《註》止逋責。

叶側棘切。《柳宗元·懲咎賦》旣明懼夫天討兮,又幽慄兮鬼責。惶惶兮夜寤而晝駭兮,類麏䴥之不息。

说文解字

責【卷六】【貝部】

求也。从貝朿聲。側革切

说文解字注

(責)求也。引伸爲誅責、責任。周禮小宰。聽稱責以傅別。稱責、卽今之舉債。古無債字。俗作債。則聲形皆異矣。从貝。朿聲。側革切。十六部。

责字古汉语

①<动>索取。《促织》:“每~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动>责令;要求。《促织》:“因~常供。”

③<动>责备。《陈情表》:“诏书切峻,~臣逋慢。”

④<名>处罚。《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时,岂意其至此哉!”

⑤<名>责任。《谭嗣同》:“救护之~,非独足下。”

zhài

①<名>欠别人的钱财。《冯谖客孟尝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于薛乎?”

②<动>讨债。《吕氏春秋·疑似》:“昔也往~于东邑人。”后作“债”。【责成】督促,要求人完成任务作出成绩。【责望】互相责怪、抱怨。

责字百科

责,从朿从贝,求也。引伸为诛责。(1)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2)索取(财物)[askfor;demand]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