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臧字基本释义
1.善;好。
2.又同“藏”cáng。
臧字详细释义
臧
收藏。通藏”
臧于理宫。--《汉书·礼乐志》。师古曰古书怀藏之字本皆作臧,汉书例为臧耳。”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荀子·天论》
又如臧去(密藏,珍藏。去,弆的省文,即密藏)
zang
臧
(形声。从臣,戕)声。臣,奴隶。本义男奴隶)
同本义
臧与谷二人相马牧羊--《庄子·骈拇》
又如臧聚(仆隶役夫);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仆(精选和训练驾御帝王所乘五辂的役夫,使皆善其事)
成功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
通赃”。赃物
臧zāng
⒈善,好何用不~?
⒉
①善恶,得失。
②评论,说好说坏~否人物。
臧cáng 1.收藏;隐藏。
臧zàng 1."脏"的古字。内脏,五脏。 2.库藏。
康熙字典
臧【未集下】【臣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則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兹卽切,音贓。《爾雅·釋詁》臧,善也。《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詩·衞風》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傳》臧,善也。
又《廣韻》厚也。
又《揚子·方言》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又姓。《姓苑》出東筦魯孝公子臧僖伯之後。
又與贜通。吏受賕也。《前漢·尹賞傳》貪污坐臧。
又《集韻》昨郞切。與藏同。《管子·侈靡篇》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前漢·食貨志》輕微易臧。
又《韻會》《正韻》才浪切。與庫藏之藏同。《前漢·食貨志》出御府之臧以贍之。
又與臟同。《前漢·王吉傳》吸新吐故,以練五臧。
又《藝文志》有客疾五臧狂顚病方。
又臧善之臧,亦叶音臟。《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柄柄。旣見君子,庶幾有臧。怲音謗。
说文解字
臧【卷三】【臣部】
善也。从臣戕聲。,籒文。則郎切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
(臧)善也。釋詁、毛傳同。按子郞才郞二反。本無二字。凡物善者必隱於内也。以從艸之藏爲臧匿字始於漢末。改易經典。不可從也。又贓私字。古亦用臧。从臣。戕聲。則郞切。十部。
()籒文。按宋本及集韵、類篇皆從二。今本下從土非。
臧字古汉语
臧
zāng
①<形>好;善。《诗经·邺风·雄雉》:“何用不~?”
②<名>男奴隶。《庄子·骈拇》:“~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③<名>通“赃”。通过不下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后汉书·陈禅传》:“受纳~赂。”
zàng
①<名>仓库,后作“藏”。
②<名>内脏。《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
③<动>通“葬”。埋葬。
cáng<动>通“藏”。收藏;隐藏。《董宣执法》:“文叔为白衣时,~亡匿死,吏不敢至门。”【臧贬】褒贬。【臧否】⒈善恶;得失。⒉品评好坏。
臧字百科
臧,拼音:zāng;是中国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