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永字基本释义
1.水长:江之~矣。
2.副词。久远;永远:~不掉队。
永字详细释义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永yǒng
⒈长,水流长~昼。江之~矣。
⒉长久,久远~久。~远。~恒。~不生锈。~志不忘。~垂不朽。
康熙字典
永【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
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
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
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
又《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
又如字。
说文解字
永【卷十一】【永部】
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曰:“江之永矣。”凡永之屬皆从永。于憬切
说文解字注
(永)水長也。引申之、凡長皆曰永。釋詁、毛傳曰。永、長也。方言曰。施於衆長謂之永。象水巠理之長永也。巠者、水脈。理者、水文。于憬切。古音在十部。詩曰。江之永矣。周南漢廣文。凡永之屬皆从永。
永字古汉语
永
yǒng
①<形>水流长。《诗经·广汉》:“江之~矣。”
②<形>长。《尚书·尧典》:“日~星火。”
③<副>永远。《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无缘。”
④<动>长声吟诵;歌唱。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咏”。《尚书·舜典》:“诗言志,歌~言。”
永字百科
永,yong,(1)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2)同本义[(ofstream)long]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3)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long;distant]
相关谜语
1.水多一点(打一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