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ying
注音: 一ㄥ
部首:
笔画: 十四画
五笔: XMMV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7f28
GBK编码: d3a7

英文翻译

tassel; ribbon; sth shaped like a tassel (e.g. a leaf etc)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yīng 一ㄥ 十四画

缨字基本释义

1.泛指用作装饰的穗子:帽~儿。红~枪。

2.像缨的东西:萝卜~儿。

3.绳子:长~。

缨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同本义

缨,冠系也。--《说文》

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缨冠(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形容极为急迫,来不及整束)

彩带,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咸龙旂而繁缨。--张衡《东京赋》。薛注缨,马

缨yīng

⒈线、绳、彩带等做的装饰品彩灯~子§~枪。慷慨泪沾~。

⒉像缨的东西萝卜~儿。蒜苗~子。

⒊长带,拘捆人的绳子长~在手。

康熙字典

纓【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𠀤音嬰。《正韻》於京切,音英。《說文》冠系也。《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禮·曲禮》女子許嫁纓。

《玉藻》𤣥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註》今馬鞅。《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

《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集韻》於正切,音郢。義同。

说文解字

纓【卷十三】【糸部】

冠系也。从糸嬰聲。於盈切

说文解字注

(纓)冠系也。冠系、可以系冠者也。系者、係也。以二組系於冠卷結頣下是謂纓。與紘之自下而上系於筓者不同。冠用纓。冕弁用紘。纓以固武。卽以固冠。故曰冠系。玉藻之記曰。玄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緇布冠繢緌。諸侯之冠也。玄冠丹組纓。諸侯之齊冠也。玄冠綦組纓。士之齊冠也。許此冠字專謂冠、不該冕弁。从糸。嬰聲。於盈切。十一部。

缨字古汉语

yīng

①<名>冠带。《送东阳马生序》:“戴朱~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②<名>系人的长绳。《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缨字百科

缨,指彩带,是古代汉族女子许嫁时所系的一种彩色带子。新娘进洞房后,新郎要亲自为她脱去缨。亦用以系香囊。如: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