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
曳字基本释义
拖;拉;牵引:摇~。~光弹。弃甲~兵。
曳字详细释义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
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
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负箧曳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
曳(抴)yè拉,牵引~柴。~光弹。弃甲~兵。
康熙字典
曳【辰集上】【曰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音跇。《說文》臾曳也。《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詩·唐風》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儀禮·士相見禮》執玉者則唯舒武,舉前曳踵。
又河名。《類篇》西戎有河名曳咥。《說文》作曳。曳字从臼作。
说文解字
曳【卷十四】【申部】
臾曳也。从申丿聲。余制切文四重二
说文解字注
(曳)臾曳也。臾曳巳見上文。故但云臾曳也。此許之通例也。臾曳雙聲。猶牽引也。引之則長。故衣長曰曳地。从申。厂聲。厂見十二篇。余制切。抴也。象抴引之形。此形聲包會意也。余制切。十五部。
曳字古汉语
曳
yè
①<动>拉拽;牵引。《口技》:“又夹百千求救声,~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②<动>拖;拖拉。《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兵而走。”《送东阳马生序》:“负箧~屣,行深山巨谷中。”【曳白】卷纸空白;考试交白卷。【曳曳】连绵不绝貌。
曳字百科
yè,同抴。(1)(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2)同本义[drag;haul]曳,臾曳也。从申,丿声。——《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相关谜语
1.申尾长长往右钩,一刀插过不见断(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