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
央字基本释义
1.恳求:~求。~人作保。
2.中心:中~。
3.姓。
4.终止;完结:夜未~。长乐未~。
央字详细释义
央
(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
同本义
央,中央也。--《说文》
宛在水中央。--《诗·秦风·蒹葭》
中央土。--《礼记·月令》
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荀子·正论》。注中渎也。”
惜蕃华之未央。--《汉书·外戚传》。注犹未半也。”
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管子》
又如央渎(出水沟)
通殃”。灾祸
经设三命,君获其央。--汉《严詃碑》
年寿未究,而遭祸央。--汉《故民吴仲山碑》
央
远;久
央yāng
⒈中心,正中中~机构。
⒉恳求~求。~告。
⒊尽,完结夜未~。乐无~。
央yīng 1.鲜明貌。
康熙字典
央【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良切,音秧。中也。《詩·秦風》宛在水中央。《淮南子·天文訓》中央爲都。《地形訓》中央四達,風氣之所通,雨露之所會也。
又半也。《詩·小雅》夜如何其,夜未央。《上官儀詩》明月樓中夜未央。
又盡也。《漢武帝·李夫人賦》惜蕃華之未央。
又廣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覽曲臺之央央。
又未央,漢宮名,在長安。
又於京切,音英。旗斿貌。《詩·小雅》旂旐央央。
又鮮明貌。《詩·小雅》白旆央央。《說文》从大,在冂之內。《徐曰》从大,取其正中,會意。
说文解字
央【卷五】【冂部】
中央也。从大在冂之内。大,人也。央㫄同意。一曰久也。於良切
说文解字注
(央)央、中也。央逗。複舉字之未刪者也。月令曰。中央土。詩箋云。夜未渠央。古樂府。調弦未詎央。顏氏家訓作未遽央。皆卽未渠央也。渠央者、中之謂也。詩言未央、謂未中也。毛傳。央、且也。且者、薦也。凡物薦之則有二。至於艾而爲三矣。下文夜未艾。艾者、久也。箋云。芟末曰艾。以言夜先雞鳴時。合初昏與艾言之。是央爲中也。从介在之內。大、逗。人也。人在內。正居其中。於良切。十部。央旁同意。央取大之中居。旁取㒳旁外郭。故曰同意。一曰久也。此別一義。
央字古汉语
央
yāng
①<名>中心;正中。常“中央”连用。《狱中杂记》:“禁卒居中~。”
②<动>尽;完了。常“未央”、“无央”连用。曹丕《燕歌行》:“星汉西流夜未~。”
③<动>恳求。曹唐《小游仙》:“无~公子停鸾辔。”
央字百科
央是一个汉字,属于央字族。在央字族里,央字都是声符兼义符。央字族汉字都与萌芽之义有关,所以央的本义是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