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写字基本释义
1.书写:~字。
2.写作:~诗。
3.描摹:~生。
4.古又同“泻(xiè)”。
写字详细释义
写
(形声。从宀,舃声。本义移置;放置)
同本义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史记》
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
写(寫)xiě
⒈摹画,描述~生。~实。
⒉指书写~字。~文章。
写xiè 1.倾泻。 2.疏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与"补"相对。 3.通"卸"。把东西解取或搬运下来。 4.泛指解除,脱卸。 5.泄漏;泄露。
康熙字典
寫【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瀉。《說文》置物也。《廣韻》除也,程也。《增韻》傾也,盡也,輸也。《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註》寫,除也。《小雅》我心寫兮。《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
又《禮·曲禮》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
又洩也。《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
又膽鈔也。《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
又摹畫也。《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註》放,效也。
又鑄像曰寫。《越語》王令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註》謂以善金鑄其形也。
又《集韻》四夜切,音卸。與卸通。《石鼓文》宮車其寫,四馬其寫。《註》舍車解馬也。
又叶舒呂切,音暑。《詩·小雅》旣見君子,我心寫兮。叶上湑下處。
又叶蘇果切,音瑣。《謝惠連詩》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臧否固消滅,誰知窮薪火。
说文解字
寫【卷七】【宀部】
置物也。从宀舄聲。悉也切
说文解字注
(寫)置物也。謂去此注彼也。曲禮曰。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注云。寫者、傳己器中乃食之也。小雅曰。我心寫兮。傳云。輸寫其心也。按凡傾吐曰寫。故作字作畫皆曰寫。俗作瀉者、寫之俗字。周禮以澮寫水。不作瀉。寫之則安矣。故从宀。舄聲。悉也切。古音在五部。
写字古汉语
写
xiě
①<动>摹画。《齐民要术·园篱》:“复~鸟兽之状。”今有双音词“写生”。【引】抄写;誊写。《晋书·左思传》:“竞相传~。”【引】模仿。《韩非子·十过》:“有鼓新声。……子为我听而~之。”
②<动>书写;写字。吴文英《莺啼序·丰乐楼节斋新建》:“殷勤待~,书中长恨。”
③<动>倾注;倾泻。《周礼·地官·稻人》:“以浍~水。”【又】倾倒。杜甫《野人送朱樱》:“数回细~愁仍破。”【引】抒发。李白《扶风豪士歌》:“开心~意君所知。”
④<动>消除。《诗经·邶风·泉水》:“以~我忧。”
xiè<动>卸除。《晋书·潘岳传》:“发槅~鞍,皆有所憩。”
写字百科
写,xiě,从宀从舄。置物也。形声。从宀,舃(xì)声。本义:移置;放置。基本字义:1.用笔作字:~字。~作。编~。2.描摹,叙述:~生。~实。~照(①画人物的形象;②描写刻画)。轻描淡~。
相关谜语
1.爱心与奉献(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