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xi
注音: ㄒ一
部首:
笔画: 十五画
五笔: KFKK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563b
GBK编码: cefb

英文翻译

(interjection expressing admiration, surprise etc); giggle; (interjection expressing surprise, grief etc); variant of 嘻; laugh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ㄒ一 十五画

嘻字基本释义

1.拟声词。喜笑的声音:~~地笑。

2.叹词。表示惊奇、轻蔑等:~,技至此乎!

嘻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口,喜声。本义叹词。表示赞叹、悲叹或惊惧)

表示悲痛、或斥责

譆,痛也。从言,喜声。字亦作嘻。--《说文》

譆,善哉技。--《庄子·齐物论》。李注叹气也。”

俯而应之曰譆。--《文选·七启》。注古譆嘻通。”

夫子曰嘻、嘻。--《礼记·檀弓》。注发痛语首之声。”

国氏曰嘻。--《列子·天瑞》。注哀痛之声。”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嘻!谁要你的臭钱!

表示赞叹

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嘻,技

嘻xī

⒈欢笑的声音或喜笑的样子~ ~笑。~皮笑脸。

⒉文言叹词噫~!

康熙字典

嘻【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𠀤音熙。《玉篇》嘻嘻,和樂聲。《易·家人》婦子嘻嘻,終吝。《詩·周頌》噫嘻成王。《傳》噫,歎也。嘻,和也。《箋》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疏》謂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爲聲以嘆之。《揚雄·河東賦》嘻嘻旭旭。《註》師古曰:自得之貌。

《集韻》敕也。《詩疏》成湯見四面羅者曰:嘻,盡之矣。噫嘻,皆是歎聲,爲歎以敕之。

《禮·檀弓》夫子曰:嘻,其甚也。《註》嘻,悲恨之聲。《釋文》嘻,許其反。《公羊傳·僖元年》慶父聞之曰:嘻。《註》嘻,發痛語首之聲。

《左傳·定八年》從者曰:嘻,速駕。《註》嘻,懼聲。

《史記·藺相如傳》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註》嘻驚而怒之辭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

《集韻》於其切,音醫。與噫同。《禮·檀弓·釋文》嘻,又於其反。

《集韻》許記切,音憙。笑也。或作𡃨

说文解字

譆【卷三】【言部】

痛也。从言喜聲。火衣切

说文解字注

(譆)痛也。當作痛聲。左傳。或叫于宋大廟曰。譆譆岀岀。鳥鳴于亳社。如曰譆譆。甲午宋大災。按譆與熹同音。故云痛聲。从言。喜聲。火衣切。按火衣廣韵作許其爲是。一部。

嘻字古汉语

①<动>笑。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问者~曰:‘不亦喜乎。’”

②<叹>表示惊叹、赞叹、悲叹等。《中山狼传》:“~,私汝狼以犯世卿。”

③<动>叹息;叹气。《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

嘻字百科

喜笑的样子或声音,常形容不严肃或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