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席字基本释义
1.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草~。凉~。炕~。一领~。
2.座位;席位:出~。入~。缺~。退~。硬~。软~。来宾~。
3.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
4.成桌的饭菜;酒席:摆了两桌~。
5.用于所说的话语或成桌的酒菜:一~话。一~酒。
6.姓。
席字详细释义
席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
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
设之曰筵,坐之曰席。--《礼记·祭统》注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觉时之枕席。--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席(
⒈蓆)xí
⒈用草、芦苇或竹篾等编成的铺垫或遮蔽的用具草~。凉~。
⒉座位,职位~位。来宾~。出~(到场)。
⒊酒筵筵~。摆三桌~。
⒋凭借,倚仗。
⒌
康熙字典
席【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
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
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
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
又《玉篇》安也。
又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
也。鋪
往古堯舜之善道,以待聘召。
又姓。《韻會》出安定,其先司周之典籍,因氏焉。後避項羽名,改爲席。
又叶祥龠切,音灼。《易林》重茵厚席,循臯采藿。
说文解字
席【卷七】【巾部】
籍也。《禮》:天子、諸侯席,有黼繡純飾。从巾,庶省。,古文席从石省。祥易切〖注〗臣鉉等曰:席以待賓客之禮,賓客非一人,故从庶。〖注〗
,古文。
说文解字注
(席)藉也。此以曡韵爲訓。戶護、門聞之例也。藉本祭藉。引伸爲凡藉之偁。竹部曰。竹席曰筵。實通偁耳。禮。謂周官經。天子諸矦席有黼繡純飾。此約周禮司几筵之文。莞筵紛純。次席黼純。鄭司農云。粉讀爲和粉之粉。謂白繡也。純、緣也。後鄭云。斧謂之黼。其繡白黑采。从巾。其方幅如巾也。庶省聲。此形聲。非會意。祥易切。古音在五部。
()古文席。从石省。下象形。上从石省聲。
席字古汉语
席
xí
①<名>席子;用草、竹篾、苇篾等编织的坐卧铺垫的用具。《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黄泉共为友。”【又】<名意动>以……为席。《左忠毅公逸事》:“微指左公处,则~地倚墙而坐。”
②<名>席位;坐位。《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③<名>酒席;筵席。《群英会蒋干中计》:“瑜命撤~,诸将辞出。”
④<名>船帆。李白《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挂~欲进波连山。”
⑤<动>凭借;倚仗。《汉书·刘向传》:“吕产禄~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
席字百科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