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wen
注音: ㄨㄣˇ
部首:
笔画: 六画
五笔: QRJH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520e
GBK编码: d8d8

英文翻译

behead, cut throat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wěn ㄨㄣˇ 六画

刎字基本释义

用刀割脖子:自~。

刎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刀,勿声。本义割脖子)

同本义

刎,刭也。--《说文新附》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种霸越而灭吴兮,终刎颈于属镂。--刘基《述志赋》

又如自刎(割颈部自杀);刎脰(刎颈。割脖子,自杀)

割断

刎,断也。--《博雅》

刎,亡粉切,割也。--《玉篇》

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脚。--《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刎wěn割颈部自~。泛指割断~其脚。

康熙字典

刎【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武粉切,音吻。《說文》剄也。《玉篇》割也。《禮·檀弓》不至者刎其人。《史記·張耳𨻰餘傳》兩人相與,爲刎頸交。《韻會》或作歾。

说文解字

刎【卷四】【刀部】

剄也。从刀勿聲。武粉切

说文解字注

(歾)終也。白起王翦列傳曰。偷合取容。以至歾身。徐廣云。歾音𣳚。按今歾譌圽。集韵傅㑹之云。圽、埋也。从𣦵。勿聲。莫勃切。十五部。

𣨏)歾或从𠬸。按?死字當作此。入水有所取曰?。湛於水曰𣳚。內頭水中曰?。此許之分別也。

刎字古汉语

wěn

①<动>割颈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颈之交。”

②<动>泛指割断。《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抽刀而~其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