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wang
注音: ㄨㄤˊㄨˊ
部首:
笔画: 三画
五笔: YNV
五行:
结构: 单一
Unicode: \u4ea1
GBK编码: cdf6

英文翻译

lose, perish; death, destroyed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wáng ㄨㄤˊㄨˊ 三画

亡字基本释义

[ wáng ]

1.逃:逃~。流~。

2.失去:~佚。~羊补牢。

3.死:伤~。死~。

4.灭:灭~。~国奴。救~。兴~。

[ wú ]

古同“无”,没有。

亡字详细释义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隐蔽∠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

亡wú

⒈〈古〉同"无"用之~度,则物力必屈(屈jué竭,尽)。

亡wáng

⒈逃~命。逃~。流~。

⒉失去,丢失唇~齿寒(〈喻〉利害关系)。~羊补牢(羊跑掉了,再修圈,还不算晚。〈喻〉事后补救)。

⒊死,死去的死~。阵~。~兄。

⒋灭~国。~党。灭~。

康熙字典

亡【子集上】【亠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武方切,音忘。失也。《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註》謂廢時失事也。《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滅也。《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逃也。《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與忘同。《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正韻》同無。《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毛傳》亡謂貧也。《說文》从入从𠃊。《徐曰》𠃊音隱,隸作亡。《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说文解字

亾【卷十二】【亾部】

逃也。从入从𠃊。凡亡之屬皆从亡。武方切

说文解字注

(亾)逃也。逃者、亡也。二篆爲轉注。亡之本義爲逃。今人但謂亡爲死。非也。引申之則謂失爲亡。亦謂死爲亡。孝子不忍死其親。但疑親之出亡耳。故喪篆从哭亡。亦叚爲有無之無。雙聲相借也。从入𠃊。會意。謂入於𨒅曲隱蔽之處也。武方切。十部。凡亡之屬皆从亡。

亡字古汉语

wáng

①<动>逃跑。《陈涉世家》:“今~亦死,举大计亦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走燕。”

②<动>丢失;失掉。《智子疑邻》:“暮而果大~其财。”《六国论》:“诸侯之所~,与战败而~者,其实亦百倍。”

③<动>灭亡。《子鱼论战》:“寡人虽~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过秦论》:“遂并起而~秦族矣。”

④<动>死亡。《赤壁之战》:“今刘表新~,二子不协。”

⑤<动>通“忘”。忘记。《韩非子·说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其富之涯矣。”

①通“无”。一指“没有”,一指“不”。《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以应。”《报刘一丈书》:“他日来,幸~阻我也。”【亡命】逃亡(在外)。又指逃亡在外的人。不要命的人,同“亡命之徒”。

亡字百科

汉语汉字,亡读wáng时,有伤亡,逃走的意思,读wú时,有过去,没有的意思。

相关谜语

1.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打一汉字)

2.盲目行动(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