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wan
注音: ㄨㄢˋ
部首:
笔画: 十二画
五笔: EPQB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8155
GBK编码: cdf3

英文翻译

(squid, starfish etc) arm; wrist

互动功能

浏览量:1

wàn ㄨㄢˋ 十二画

腕字基本释义

腕子:手~儿。

腕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肉,宛声。本义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同本义

又如腕表(手表);腕脱(手腕脱位。形容书写忙迫紧张);腕钏(手镯);腕法(写字用腕的方法);腕头(犹言手上);腕阑(手镯类的饰物)

和臂相仿的任何某些突起物

海百合的放射线

头足类的触手

似触手的突起物

某些水母脑内的白色带状物

构成鳃足类触手冠的任意卷曲的肌肉附肢

妾身有随身的翠珠囊一枚,更有二十五轮香串一腕,与秀才权为信物。--元·武汉臣《玉壶春》

手段;伎俩

腕wàn

⒈手掌和前臂相连的部分~关节。

⒉章鱼、乌贼等,口的周围能蜷曲的伸长物,用于捕食和御敌。

康熙字典

腕【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貫切,音惋。《說文》本作掔。手掔也。《揚雄曰》掔,握也。《玉篇》手腕也。《釋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戰國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嵆康·琴賦》發和顏,攘皓腕。

與捥同。《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索隱捥,古腕字。

说文解字

掔【卷十二】【手部】

固也。从手臤聲,讀若《詩》“赤舃掔掔”。苦閑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慳。非是。

说文解字注

(掔)固也。掔之言堅也、緊也。謂手持之固也。或叚借爲牽字。如史記鄭襄公肉袒掔羊、卽左傳之牽羊也。俗用慳吝字。亦爲掔之俗。从手。臤聲。苦閑切。十四部。讀若詩赤舄掔掔。掔掔當依豳風作几几。傳曰。几几、絇皃。掔在十二部。几在十五部。云讀若者、古合音也。

腕字百科

腕是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手~。~骨。~力。扼~(表示惋惜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