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
狩字基本释义
1.打猎。
2.古代特指冬天打猎。
狩字详细释义
狩
(形声。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故从犬。本义冬季打猎)
同本义
狩,犬田也。--《说文》
明夷于南狩。--《易》。按,田必有犬,故从犬。”
岁终田猎曰狩。--《易·荀》注
冬猎为狩。--《尔雅》
狩者何?田狩也。--《公羊传·桓公四年》
冬大阅以狩。--《汉书·刑法志》
狩于中山。--《列子·黄帝》。注火田为狩”
春蒷,夏苗,秋猘,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又如狩田(冬季打猎);狩地(古代天子、诸侯冬猎之地)
打猎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又
狩shòu〈古〉冬天打猎冬~。泛指打猎~猎。
康熙字典
狩【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書救切《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獸。《說文》犬田也。从犬,守聲。《爾雅·釋天》冬獵爲狩。《左傳·隱九年》冬狩。《註》狩,圍守也。冬物畢成,獲則取之,無所擇也。《白虎通義》冬謂之狩何,守地而取之也。
又《爾雅·釋天》火田爲狩。《註》放火燒草獵亦爲狩。
又或作守。《孟子》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禮·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註》狩或作守。
又《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音手。《集韻》冬獵。《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
又《小雅》田車旣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又叶書几切,音始。《易林》尅身潔己,逢禹巡狩。錫我圭,拜受福祉。
又叶賞呂切,音暑。《易林》駕龍巡狩,王得安所。
说文解字
狩【卷十】【犬部】
犬田也。从犬守聲。《易》曰:“明夷于南狩。”書究切
说文解字注
(狩)火田也。火各本作犬。不可通。今依韵會正。釋天曰。冬獵爲狩。周禮、左傳、公羊、穀梁、夏小正傳、毛詩傳皆同。又釋天曰。火田爲狩。許不偁冬獵而偁火田者、火田必於冬。王制曰。昆蟲未蟄。不以火田。故言火以該冬也。孟子曰。天子適諸矦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此謂六書叚借以守爲狩。有叚守爲狩者。如明夷于南狩、天王狩于河陽皆或作守是也。从犬。守聲。書究切。三部。易曰。明夷于南狩。明夷九三爻辭。
狩字古汉语
狩
shòu<动>打猎。《伐檀》:“不~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狩字百科
狩,读作shòu;基本字义:1.打猎,古代指冬天打猎:~猎。冬~。2.古代指放火烧山以围猎。3.古同“守”,指帝王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