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收字基本释义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藏。~集。~篷。衣裳~进来了没有?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税。没~。~归国有。
3.获得(经济利益):~入。~益。~支。
4.收获;收割:~成。秋~。麦~。今年早稻~得多。
5.接;接受;容纳:~报。~留。~容。~礼物。~徒弟。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逮捕; 拘禁:~监。
8.结束; 停止(工作):~工。~操。~场。
收字详细释义
收
(形声。从攴,收声)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
(拘禁)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
收(収)shōu
⒈接到,接受,接纳~到。~留。~入。~款。~容。接~。招~。征~。不~礼。
⒉聚集,合拢~集。~拢。~罗。~网。创伤~口了。
⒊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割。麦~。秋~冬藏。〈喻〉成果~获。~成。
⒋藏,放置妥当~藏。把东西~好。
⒌招回,取回~回。~取。~兵。~复。
⒍结束,停止~工。~尾。~场。
⒎约束,减弱或消失~心。~敛笑容。
⒏逮捕,拘押~捕。~监。
⒐
⒑
①整理,整顿。
②整治,惩罚。
③消灭,杀死。
⒒
①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
②紧缩。
⒓
①吸收任用(人员)。
②边收听边记录或录音。
③汇编集子所采用的诗文等。
康熙字典
收【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㧃《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
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
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
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
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
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
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又神名。《禮·月令》其神蓐收。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獲多也。《禮·月令》農事備收。《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
说文解字
收【卷三】【攴部】
捕也。从攴丩聲。式州切
说文解字注
(收)捕也。手部曰。捕、取也。从攴。丩聲。式州切。三部。
收字古汉语
收
shōu
①<动>拘捕;捕捉。《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禽。”
②<动>收获。《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长、秋~、冬藏。”【又】收成。晁错《论贵粟疏》:“百亩之~不过百担。”
③<动>收拾;拣收。《殽之战》:“必死是间,余~尔骨焉。”
④<动>收藏;收养。《促织》:“意似良,喜而~之。”
⑤<动>征收。《过秦论》:“~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⑥<动>收拢;聚集。《赤壁之战》:“刘豫州~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
⑦<动>收取;夺取。《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北~要害之郡。”
⑧<动>收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蓟北。”【收谷】⒈收藏谷物。⒉收养。【收杀】结局。
收字百科
收(shōu),从丩从攴,丩声。捕也。部首:攵,动词,亦可作名词。有接到、放置妥当、找回、合拢、控制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