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shi
注音: ㄕˋ
部首:
笔画: 八画
五笔: RVYL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52bf
GBK编码: cac6

英文翻译

tendency; power, force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shì ㄕˋ 八画

势字基本释义

1.势力:权~。人多~众。仗~欺人。

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如破竹。

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地~。水~汹涌。

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大~所趋。

5.姿态:手~。姿~。

6.雄性生殖器:去~。

势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力,埶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宋·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

势(勢)shì

⒈力量,权力,威力~力。有权有~。人多~众。

⒉力量的趋向~头。趋~。来~凶猛。

⒊自然界的情况、样子地~。山~。

⒋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时~。局~。大~所趋。~均力敌。~在必行。

⒌姿态,动作姿~。手~。装腔作~。

⒍男人或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去~。割其~。

康熙字典

勢【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𠀤音世。《說文》盛權力也。《孟子》好善而忘勢。

《廣韻》形勢。《易·坤卦》地勢坤。

《增韻》氣燄也。《書·君𨻰》毋倚勢作威。

《韻會》外腎爲勢。宮𠛬,男子割勢。

《韻補》叶式列切,音設。《木華·海賦》羣山旣略,百川潛渫。泱漭澹泞,騰波赴勢。

说文解字

勢【卷十三】【力部】

盛力權也。从力埶聲。經典通用埶。舒制切

势字古汉语

shì

①<名>威势;力量。《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

②<名>势力;权势。《赤壁之战》:“孤与老贼~不两立。”

③<名>形势;趋势。《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不俱生。”

④<名>气势。《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

⑤<名>姿势;姿态;形状。《小石潭记》:“其岸~犬牙差互。”

势字百科

基本信息拼音:shì注音:ㄕˋ部首:力,部外笔画:6,总笔画:8五笔86:RVYL;五笔98:RVYE仓颉:QIKS郑码:DQSY笔顺编号:12135453四角号码:554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52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