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shao
注音: ㄕㄠㄕㄠˋ
部首:
笔画: 十二画
五笔: TIEG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7a0d
GBK编码: c9d4

英文翻译

see 稍息; somewhat; a little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shāo shào ㄕㄠㄕㄠˋ 十二画

稍字基本释义

[ shāo ]

副词。略微:~有区别。

[ shào ]

〔稍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命令队伍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的姿势。

稍字详细释义

稍〈名〉

(形声。从禾,肖声。本义禾末)

同本义

稍,出物有渐也。--《说文》。按,此字当训禾末,与秒为谷芒者别。

又如稍秣(给牛马吃的草料)

泛指事物的末端,枝叶

俸禄,官吏的薪水

均其稍食。--《周礼·内宰》。注吏禄禀也。”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之供。--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稍食(月俸,按月而给的廪食);稍饩(月俸,廪食);稍房(堆放

稍shāo略微~微。~不如意。~感不适。~胜一筹。~纵即逝。

稍shào

康熙字典

稍【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敎切,音哨。《說文》出物有漸也。《儀禮·聘禮》惟稍受之。《註》稍,廩食也。《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

《廣韻》均也,小也。《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註》鄭司農云: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一說有小事而飮酒。

《韻會》漸也。《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里曰稍。《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里內,故云。

《集韻》《韻會》𠀤山巧切,音梢。亦漸也。

《集韻》師交切,音筲。稅也。

说文解字

稍【卷七】【禾部】

出物有漸也。从禾肖聲。所教切

说文解字注

(稍)出物有漸也。漸依許當作?。漸行而?廢矣。稍之言小也、少也。凡古言稍稍者皆漸進之謂。周禮。稍食、祿稟也。云稍者、謂祿之小者也。从禾。肖聲。所敎切。二部。

稍字古汉语

shāo

①<名>官府发给的粮食;俸米。《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之供。”

②<副>逐渐;略微。《核舟记》:“其船背~夷。”【稍侵】常指病情逐渐加重。

稍字百科

稍有shāo和shào两种读音。作shāo时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作shào时〔~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