悛
十画 忄
悛字基本释义
悔改:怙恶不~(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悛字详细释义
悛〈动〉
(形声。本义停止)
同本义
悛,止也。--《说文》
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
康犹不悛。--《左传·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国语》
悔改;改变
悛,更也。--《广雅·释诂三》
亦无悛容。--《左传·襄公七年》
为是悛而止。--《左传·昭公九年》
过而不悛。--《韩非子·难四》
又如怙恶不悛;悛志(悔改之意);悛改(后悔而改过);悛心(悔改之心);悛革(悔改);悛悟(悔悟);悛悔(悔改;悔悟);悛容(悔改的表情);悛移(悔改);悛惕(悔悟戒惧)
悛quān改,悔改怙恶不~(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康熙字典
悛【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詮。《說文》止也。《廣韻》攺也。《周語》其有悛乎。
又次也。《左傳·哀三年》外內以悛。
又《集韻》《韻會》《正韻》七倫切,音逡。義同。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與恂同。《說文》信心也。
说文解字
悛【卷十】【心部】
止也。从心夋聲。此緣切
说文解字注
(悛)止也。方言。悛、改也。自山而東或曰悛。或曰懌。从心、夋聲。此緣切。十三部。
悛字古汉语
悛
quān<动>改;悔改。《韩非子·难四》:“过而不~,亡之本也。”成语有“怙恶不悛”。
悛字百科
悛,形声。本义:停止,止息;后悔做过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