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qi
注音: ㄑ一ˋ
部首:
笔画: 七画
五笔: YCAJ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5f03
GBK编码: c6fa

英文翻译

to abandon; to relinquish; to throw away; to discard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ㄑ一ˋ 七画

弃字基本释义

1.放弃;扔掉:抛~。舍~。遗~。~权。~之可惜。

2.姓。

弃字详细释义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

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周容《芋老人传》

弃(棄)qì舍去,抛掉舍~。抛~。~旧图新。

康熙字典

弃【寅集下】【廾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說文》古文棄字。《左傳·襄四年》是弃𨻰也。《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弃,其母姜原欲弃之,因名曰弃。餘詳木部八畫。(棄)〔古文〕弃𢍞𨓋《唐韻》詰利切《韻會》磬致切《正韻》去冀切,𠀤音器。《說文》捐也。《爾雅·釋言》忘也。《詩·周南》不我遐棄。《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棄)

说文解字

棄【卷四】【𠦒部】

捐也。从廾推𠦒棄之,从𠫓𠫓,逆子也。弃,古文棄。𠆉,籒文棄。詰利切〖注〗臣鉉等曰:𠫓,他忽切。

弃字古汉语

①<动>抛弃;舍弃。《六国论》:“举以予人,如~草芥。”

②<动>糟蹋。《陶侃》:“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也。”

③<形>舍弃的;废弃的。《芙蕖》:“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物矣。”【弃世】⒈摒绝俗务,超脱世外。⒉死的委婉说法。【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弃字百科

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