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mo
注音: ㄇㄛˋ
部首:
笔画: 十五画
五笔: LFOF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58a8
GBK编码: c4ab

英文翻译

surname Mo; abbr. for 墨西哥, Mexico; CL:块; corporal punishment consisting of tattooing characters on the victim's forehead; ink stick; China ink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ㄇㄛˋ 十五画

墨字基本释义

1.写字绘画的用品,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一块~。一锭~。研~。笔~纸砚。~太稠了。

2.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水。油~。

3.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宝。遗~。

4.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胸无点~。

5.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借指规矩、准则:绳~。矩~。

6.黑或近于黑的:~菊。~镜。

7.贪污:贪~。~吏。

8.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9.(Mò)指墨家。

10.姓。

11.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圆)。

墨字详细释义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指诗文或书画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

墨mò

⒈书画用的黑色颜料。~汁。也指书画用的各色颜料蓝~水§~水。

⒉黑色或近于黑色~眼镜。~菊花。

⒊写的字或画的画~宝。遗~。

⒋贪污严惩~吏。

⒌〈古〉刑法之一,在面额上刺字后涂上黑色。也叫"黥"。

墨méi 1.见"墨杘"。

墨mèi 1.毁谤。

康熙字典

墨【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𠀤音默。《說文》書墨也。《西京雜記》漢尚書令,僕承郞,月給隃糜墨。魏晉閒以黍燒烟,和松煤爲之。唐初高麗歲貢松烟墨。宋熙寧閒,張遇供御墨,始用油烟入麝,謂之龍劑。《李堅墨評》古有李廷珪墨爲第一,張遇墨次之,兗州𨻰朗墨又次之。

《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度名。《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𠛬之一,鑿其額,涅以墨書。《書·伊訓》臣下不匡其𠛬墨。

哀容。《孟子》歠粥面深墨。

氣色下也。《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闇昧也。《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墨灰。《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與默通。《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地名。卽墨,故齊地。《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𠀤見《前漢·西域傳》。

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軟弱貌。

《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𠀤曰墨。

说文解字

墨【卷十三】【土部】

書墨也。从土从黑,黑亦聲。莫北切

说文解字注

(墨)書墨也。聿下曰。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此云墨、書墨也。葢筆墨自古有之。不始於蒙恬也。箸於竹帛謂之書。竹木以桼。帛必以墨。用帛亦必不起於秦漢也。周人用璽書印章必施於帛。而不可施於竹木。然則古不專用竹木信矣。引申之爲晉於是始墨。肉食者無墨。爲貪以敗官爲墨。从土黑。小徐曰會意。大徐有黑亦聲三字。莫北切。一部。

墨字古汉语

①<名>写字用的墨;黑颜料。沈括《石油》:“试扫其煤以为~,黑光如漆。”成语有“近~者黑”【又】<动>沾黑。《石油》:“石炭烟亦大,~人衣。”【又】<动>用墨染黑。《殽之战》:“子~衰经。”【又】<动>穿上黑色丧服。《殽之战》:“遂~以葬文公。”【又】<动>用黑色衣服作为丧服。《殽之战》:“晋于是始~。”

②<名>黑色。《核舟记》:“钩画了了,其色~。”

③<名>绳墨,木工用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引】准则;法度。扬雄《太玄经·法》:“物仰其~,莫不被则。”

④<名>文字的代称,如“文墨”,又指文章学识。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

⑤<名>古代刑罚之一。在受刑人额上刺字,并染上墨。《尚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

⑥<名>古代计量单位,五尺为墨。《国语·周语》:“其察色也,不过~丈寻常之间。”

⑦<名>墨家的省称。《孟子·滕文公》:“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车】古代大夫所乘的车子,车身墨漆,无彩绘。【墨妙】指精妙的文章、书法、绘画。【墨绶】黑色的印带。县令,县长的代称。

墨字百科

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