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meng
注音: ㄨˋㄇㄥˊ
部首:
笔画: 十三画
五笔: FCBT
结构: 上下
Unicode: \u96fa
GBK编码: eb89

英文翻译

A kind of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méng ㄨˋㄇㄥˊ 十三画

雺字基本释义

[ wù ]

古同“雾”。

[ méng ]

古同“霿1”。

康熙字典

雺【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𠀤音蒙。《爾雅·釋天》天氣下,地不應曰雺。《註》言蒙昧。《疏》書洪範曰雺,註,雺聲近蒙,詩零雨其蒙,則雺是天氣下降,地氣不應,蒙闇也。《玉篇》本作霚。《廣韻》同霿。《集韻》或作霧。

《廣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𠀤音謀。義同。《集韻》或作霿蒙。

《廣韻》《韻會》莫綜切《集韻》莫宋切。𠀤同霿。《廣韻》地氣上,天不應。《韻會補》古文尙書,雨霽雺圛克。《註》雺,地氣上。天氣不下也。

《廣韻》莫𠋫切,音茂。義同。

《玉篇》武賦切《集韻》亡遇切,𠀤音務。《集韻》本作霚。或作霧。詳後霧霚二字註。

雺字百科

“雺”源自楚文字,有两个读音。其一为wù,意思同雾,唐刘禹锡《楚望赋》文“天濡而雺”。;其二可读作méng,《元包经·仲阳》曰“云雺雺”;《隋书·天文志下》文“将雨不雨,变为雺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