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
料字基本释义
1.照看;管理:照~。~理。
2.材料;原料:木~。燃~。布~。加~。备~。资~。他就是这么块~。
3.喂牲口用的谷物:草~。~豆儿。多给牲口加点~。
4.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药。
5.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平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料字详细释义
料〈动〉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
料liào
⒈估计,猜想~想。预~。~事如神。
⒉指材料,可用来制造其它物品的物质原~。木~。燃~。作~儿。配制饮~。衣服~子。
⒊喂牲畜、鸡、鱼等的食物草~。饲~。
⒋量词一~药。
⒌
⒍
⒎
料liáo 1.通"撩"。挑弄。 2.通"撩"。拨弄。 3.古乐器。即小鼗,长柄摇鼓。 4.通"疗"。治疗;医治。 5.用同"燎"。烫。
康熙字典
料【卯集下】【斗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說文》量也。《史記·孔子世家》嘗爲季氏吏,料量平。
又《廣韻》度也。《玉篇》數也,理也。《增韻》計也。《周語》料民于太原。《史記·李斯傳》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晉書·王之傳》當相料理。《左思·蜀都賦》盧跗是料。
又《莊子·盜跖篇》料虎頭,編虎須。《註》料,捋也。
又《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註》料者,聲淸而不亂。
又《廣韻》《集韻》《韻會》力弔切,音嫽。義同。
又人物材質也。《杜甫詩》山色供詩料。
又牛馬所食芻豆。《唐書·李林甫傳》立仗馬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
又《增韻》祿料也。
说文解字
料【卷十四】【斗部】
量也。从斗,米在其中。讀若遼。洛蕭切
说文解字注
(料)量也。量者、稱輕重也。稱其輕重曰量。稱其多少曰料。其義一也。知其多少、斯知其輕重矣。如稻重一䄷爲粟二十斗是也。引申之、凡所量度豫備之物曰料。讀去聲。从米在斗中。米在斗中、非盈斗也。視其淺深而可料其多少。此會意。讀若遼。洛蕭切。二部。廣韵又去聲。
料字古汉语
料
liào
①<动>计算;统计。《国语·周语》:“夫古者不~民而知其少多。”
②<动>估计;估量。《鸿门宴》:“~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③<动>料想;预料。《失街亭》:“男~街亭易取。”
④<名>材料;草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只见草~场里火起。”
⑤<量>用于药剂丸药等。《林黛玉进贾府》:“叫他们多配一~就是了。”
料字百科
〈动〉(1)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2)计数;计量;核计。(3)古代船只大小的计算单位,俗称船料。
相关谜语
1.一斗米(打一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