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ke
注音: ㄎㄜˋ
部首:
笔画: 十二画
五笔: XAFH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7f02
GBK编码: e7bc

英文翻译

see 缂丝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ㄎㄜˋ 十二画

缂字基本释义

1.[缂丝](kèsī)

2.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织时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断断续续地织出图画或文字,同时衣料或物品也一起织成。

3.用缂丝法织成的衣料或物品。‖也作刻丝。

缂字详细释义

织纬

缂丝

刻丝”,最早产生在我国宋代

缂kè缂丝,又作"刻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在织纬线时,留出需织各种花纹的地方,然后用有色丝线补织上去,致使花纹像雕刻出来的一样。

康熙字典

緙【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楷革切《集韻》克革切,𠀤音愅。《玉篇》紩也,織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