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
兼字基本释义
1.把两份并在一起;加倍:~旬(二十天)。~程。
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职。~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字详细释义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 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
兼jiān
⒈几方面都有或几方都照顾到~而有之。德才~备。~容并包。~听则明。
⒉加倍~旬(二十天)。~程并进。
⒊
康熙字典
兼【子集下】【八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
音縑。《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又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说文解字
兼【卷七】【秝部】
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古甜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兼)幷也。幷、相從也。从又持秝。會意。古甜切。七部。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兼字古汉语
兼
jiān
①<副>同时占有几样东西或进行几件事情。《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动>兼职;兼任。《<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枢密使。”
③<动>兼并;合并。《过秦论》:“约从离衡,~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④<形>加倍的;双倍的。《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跨下,无~人之勇,不足畏也。”
⑤<数>两;二。《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旬愈。”
⑥<动>加上;加之。《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母,逼迫~弟兄。”
⑦<连>并且;而且。《赤壁之战》:“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之烈。”
兼字百科
兼,中国汉字,读作:jiān。该字的主要字义是加倍意思。也有兼有主次之分,如董事长兼经理,通常给人感觉前者主后者次这样的感觉。但字面上最接近“和”的意思。同时涉及、处理或具有几方面的情况的意思,如:兼职、兼顾、软硬兼施、德才兼备。
相关谜语
1.不要言之过谦(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