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guo
注音: ㄍㄨㄛˇ
部首:
笔画: 十四画
五笔: YJSE
五行:
结构: 上中下
Unicode: \u88f9
GBK编码: b9fc

英文翻译

encircle, confine; wrap, bind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guǒ ㄍㄨㄛˇ 十四画

裹字基本释义

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土匪逃跑时~走了村子里的几个人。

3.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4.姓。

裹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同本义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携带

裹guǒ

⒈包,缠~腿。~创伤。

康熙字典

裹【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𠀤古火切,音果。《玉篇》包也。《詩·大雅》乃裹糇糧。《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註》裹,猶房也。

《郭璞·江賦》濯穎散裹。《註》裹,謂草實也。

《說文》纏也。

《集韻》古臥切,音過。義同。

《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说文解字

裹【卷八】【衣部】

纏也。从衣果聲。古火切

说文解字注

(裹)纏也。纏者、繞也。从衣。果聲。古火切。十七部。

裹字百科

1、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2、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3、俚语方言:湖北省武汉周边城市及江汉平原地区群众生活中常被引用。仙桃话沔阳腔中的形容最具特色。俚语方言的权威解释:形容主观与客观相互间的代沟。必然会有不同观点建议。起初两者间很难接受采纳一方建议来协同。可能错的一方换个立场角度又会成为对的。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磨合。最终要么形同陌路或相互扶持。4、嫌啰嗦:紧~。太~了。你们都太~了,不要每次我回到家就紧~我了。5、贬指;或在两人以上参与的场合中废话太多,严重跑题.近似故意浪费大家宝贵时间,在其他人眼里感觉是总在自言自语重复论述件微不足道的事物。6、蔑称,~神。~精。~婆。~死人。紧~打鬼。身处局外却对某个进行中的事物积极的进行不间断给出对或错的建议,从而被当局者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