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go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笔画: 七画
五笔: ATY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653b
GBK编码: b9a5

英文翻译

to attack; to study; to accuse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gōng ㄍㄨㄥ 七画

攻字基本释义

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城。能~能守。~下敌人的桥头堡。

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其一点,不及其余。

3.致力研究;学习:专~。一门心思~外语。

4.姓。

攻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攴,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

攻gōng

⒈进击,打击,跟"守"相对~击。进~。反~。~城略地(略掠夺)。~其不备。

⒉深入钻研、学习~书莫畏难。~读博士。专~医学。

⒊批评,指责~人之短。群起而~之。

康熙字典

攻【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洪切《集韻》《韻會》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說文》擊也。《博雅》伐也。《易·同人》乗其墉弗克攻。《書·伊訓》造攻自鳴條。

《類篇》一曰治也。《書·甘誓》左不攻于左。《傳》治也。《論語》攻乎異端。

《詩·小雅》我車旣攻。《傳》攻,善也。《朱傳》攻,堅也。

心爲物欲所侵曰攻。《唐書·太宗紀》一心攻之者衆。

摘人過失亦曰攻。《蜀志·諸葛亮傳》勤攻吾闕,則事可定。

《詩·大雅》庶民攻之。《傳》攻,猶作也。

《博雅》攻,𩋆也。

姓。《何氏姓苑》漢有攻生單。

《廣韻》古冬切,音釭。義同。

《集韻》古送切,音貢。《周禮·夏官·司弓矢》利攻守。《釋文》攻,如字,劉音貢。

《韻補》叶姑黃切。《史記·龜筴傳》入於周地,得太公望,與卒聚兵,與之相攻。《說文》从攴作攻。

说文解字

攻【卷三】【攴部】

擊也。从攴工聲。古洪切

说文解字注

(攻)擊也。考工記攻木、攻皮、攻金注曰。攻猶治也。此引伸之義。从攴。工聲。古洪切。九部。

攻字古汉语

gōng

①<动>进攻。《陈涉世家》:“~大泽乡,收而~蕲。”

②<动>指责;驳斥。《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之可也。”

③<动>治疗。《墨子·兼爱》:“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

④<动>制作。《诗经·灵台》:“庶民~之,不日成之。”

⑤<动>特指工匠及其他手工业的工作。《左传·襄公十五年》:“使玉人为之~之。”

⑥<动>深入钻研。《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如是而已。”

⑦<形>坚固。《诗经·车攻》:“我车既~,我马既同。”【攻错】用磨刀石整治璞玉,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补救自己短处。【攻苦】从事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

攻字百科

攻,从工从攴。工,规矩;攴,以戒尺轻轻地击打。攻,(攴)击打以进行修正(工)。工,工匠的曲尺,引申规矩。(1)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击打进行修正。(2)同本义(与“受”相对)[assail;attack;ass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