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
赶字基本释义
1.追:你追我~。学先进,~先进。
2.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路。~任务。他骑着车飞快地往厂里~。
3.去;到(某处):~集。~考。~庙会。
4.驾驭:~驴。~大车。
5.驱逐:~苍蝇。
6.遇到(某种情况);碰上(某个时机):~巧。~上一场雨。
7.用在时间词前面表示等到某个时候:~明儿。~年下再回家。
8.姓。
赶字详细释义
赶
(形声。从走,旱声。①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
追赶,从后面追上
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管子·君臣》。注走也。”
思虑果敢曰赶。--《周书·谥法》
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宋·张閏《五家林》
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追赶);赶彀(追赶);赶罗(催逼;逼迫);赶人不要赶上(比喻不要逼人太甚);赶势利(趋炎附势,依附有势力的人)
急赴
驱逐
赶(趕)gǎn
⒈追你追我~。迎头~上。~超世界先进水平。〈引〉加快,从速,及时达到~快。~紧。~工。~上这班车。
⒉驱使,驾驭,驱逐~马儿。~牛车。把外籍罪犯~出国门。
⒊介词。等到(某个时候)请~一会儿。~明天再来。
⒋遇到(某种情况)正~上开会。
赶qián 1.兽类翘尾奔跑。 2.引申为翘起尾巴或屁股。
康熙字典
赶【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巨言切《集韻》渠言切,音
。《說文》舉尾走也。《類篇》馬走。
又《集韻》其月切,音橜。義同。
又古旱切,音稈。《篇海》赶䞙也。(趕)《正字通》同赶。《字彙》追也。
说文解字
赶【卷二】【走部】
舉尾走也。从走干聲。巨言切〖注〗趕。文八十五重一
说文解字注
(赶)舉尾走也。从走。干聲。巨言切。十四部。按此後人所增。非許書本有也。衆經音義曰。通俗文曰舉尾走曰揵。律文作赶馬走也。然則唐初說文無赶。卽有赶亦不訓舉尾走。都人士鄭箋。?、螫蟲也。尾末揵然。似婦人髮末上曲卷然。釋文引漢書音義。揵、舉也。此舉尾用揵不用赶之證。
赶字古汉语
赶
gǎn
①<快>加快速度行走。《智取生辰纲》:“快走!~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②<动>追赶。《三国演义》:“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上。”
③<动>驱逐。刘崇远《金华子》:“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君禽博撮,莫可驱~。”
④<动>碰上(某种情况);趁着(某个时机)。《林黛玉进贾府》:“你们~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赶趁】指江湖献演杂技。
赶字百科
基本释义赶gǎn基本释义赶(1)赶gǎn(2)(形声。字从走,从旱,旱亦声。“旱”指“用盾牌抵挡毒辣的阳光以保护庄稼”,转义为“庄稼缺水”。“走”与“旱”联合起来表示“走远路挑水浇地”。本义:走远路挑水浇地。引申义:快走。竞走。争分夺秒抢时间。(3)追赶,从后面追上[catchupwith](4)又如:赶先进;你追我赶(5)急赴[rushfor]。如:赶火车;赶路;(6)驱逐[driveaway](7)又如:赶苍蝇;赶麻雀;(8)辗压。通“擀”[roll]。如:赶面打(用棍棒来回碾面团似的打);赶饼(即“擀饼”)(9)从速;加快[hurrythrough]。如:赶任务;碰上(某种情况)[meetwith]。如:正赶上他去省里开会。(11)驾御[drive]。如:赶马车(12)等到[till,until]――跟时间名词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到某个时候才发生,多用于口语。(13)又如:赶年(等到过年);赶年下(同“赶年”);赶晚(等到晚上)(14)趁,把握时间[justtime]。如:正赶在风暴来临之前到达蔽风处;(15)按,按照[accordingto]。如:应该赶自己所最能接近、最能知道的东西写。
相关谜语
1.边走边干(打一字)
2.不行水路(打一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