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feng
注音: ㄈㄥˋ
部首:
笔画: 八画
五笔: DWFH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5949
GBK编码: b7ee

英文翻译

to present respectfully (to superior, ancestor, deity etc); to accept orders (from superior); to believe in (a religion); to offer (tribute); to revere; to esteem; to wait upon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fèng ㄈㄥˋ 八画

奉字基本释义

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献。~上新书一册。

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旨。~上级命令。

3.尊重:崇~。~为圭臬。

4.信仰:信~。素~佛教。

5.侍候:~养。侍~。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

7.姓。

奉字详细释义

奉〈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作捧”)

同本义

奉,承也。--《说文》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礼记·檀弓下》

常山王奉头鼠窜。--《汉书·蒯通传》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战国策·燕策》

又如奉书;奉地图;奉手(捧握长者之手)

恭敬地接受

奉 fèng

⒈两手捧着臣愿~璧往使。〈引〉进献,送双手~上。~马牛。

⒉恭敬地接受,遵从,遵守~命。~行。谨~法令。

⒊敬词~答。~陪。~还。

⒋信仰,推崇信~。~为楷模。

⒌伺候,供养侍~。供~。~养。

【奉承】恭维,谄媚。

康熙字典

奉【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𠬻𢱵《唐韻》扶壟切《集韻》《韻會》父勇切,𠀤音唪。《說文》承也。《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

與也,獻也。《史記·藺相如傳》奉璧西入秦。

《集韻》房用切,音俸。養也,秩祿也。《史記·蕭何世家》高祖以吏䌛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前漢·宣帝紀》帝詔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別作俸。

姓。漢馬軍使奉揮,明奉科。

说文解字

奉【卷三】【𠬞部】

承也。从手从廾,𡴀聲。扶隴切

说文解字注

(奉)承也。手部曰承、奉也。受也。从手廾。從手𠂇又雙引也。丰聲。扶隴切。九部。

奉字古汉语

fèng

①<动>恭敬地捧着、拿着。《荆轲刺秦王》:“荆轲~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地图匣,以次进。”

②<动>接受;承担。《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命于危难之间。”

③<动>遵奉;遵照。《赤壁之战》:“近者~辞伐罪,旌麾南指。”

④<动>进献。《鸿门宴》:“再拜~大将军足下。”

⑤<动>赐予;给予。《六国论》:“~之弥繁,侵之愈急。”

⑥<动>侍奉;侍侯。《鱼我所欲也》:“今为妻妾之~为之。”《滕王阁序》:“舍簪笏于百龄,~晨昏于万里。”

⑦<动>拥戴;尊崇。《国语·晋语》:“百姓欣而~之,国可以固。”

⑧<动>供奉;供给。《原君》:“离天下之子女,以~我一人之淫乐。”

⑨<动>保全;保持。《管子·四称》:“君若有过,各~其身。”

⑩<动>扶助;帮助。《淮南子·说林》:“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之。”

⑾<动>讨好;奉承。《儒林外史》:“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

⑿<敬词>。《荆轲刺秦王》:“而得~守先王之宗庙。”

⒀<名>通“俸”。《东方朔》:“~禄薄,未得省见。”《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厚而无劳。”【奉天承运】明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在皇帝所执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在与臣下的诰敕命中开首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后相沿成为帝王敕命的套语。

奉字百科

奉是一个汉字,同时又是一族古姓。

相关谜语

1.三人骑头无角牛(打一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