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访字基本释义
1.访 问;探问:~友。来~。
2.向人询问调查:~查。采~。
访字详细释义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詌,泛谋也。--《说文》
詌,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
访 fǎng
⒈询问,调查~贫济困。查~。采~。
⒉探望~亲会友。相~。探~。拜~。〈引〉寻求~求。
⒊查,侦察明察暗~。
⒋
【访问】有目的地探望~问水稻专家。
康熙字典
訪【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亮切,妨去聲。《說文》汎謀曰訪。《徐曰》此言汎謀,謂廣問於人也。《爾雅·釋詁》謀也。《玉篇》問也。《書·洪範》王訪于箕子。《傳》謂就而問之也。《周禮·春官》受納訪以詔王聽治。《註》納謀于王也。
又議也。《楚語》敎之令,使訪物官。《註》訪,議也。物事也。使議知百官之事也。
又《增韻》及也,見也。《字彙》謁見也。
又方也。《前漢·高五王傳》訪以呂氏,故幾亂天下。《註》訪,猶方也。《字彙補》與昉義同。
又官名。《遼史·百官志》太宗會同三年,命于骨鄰爲採訪使。
又姓。唐進士訪式。
又《正字通》罔切,芳上聲。義同。字彙泥說文,孫愐敷亮切,槩讀作去聲,非是。
又《篇海》別作。
说文解字
訪【卷三】【言部】
汎謀曰訪。从言方聲。敷亮切
说文解字注
(訪)汎謀曰訪。汎與訪雙聲。方與旁古通用。溥也。洪範。王訪于箕子。晉語。文王諏於蔡原而訪於辛尹。韋曰。諏訪皆謀也。本釋詁。許於方聲别之曰汎謀。从言。方聲。敷亮切。十部。
访字古汉语
访
fǎng
①<动>询问。《殽之战》:“穆公~诸蹇叔。”
②<动>访问;拜访。《促织》:“径造庐~成,祝成所蓄。”
③<动>寻找;寻求。《滕王问阁序》:“~风景于崇阿。”?梦游天姥吟留别》:“须行即骑~名山。”《石钟山记》:“至唐李勃始~其遗踪。”
访字百科
访(形声。从言,从方,方亦声。“言”指“面谈”,“方”指“城邦国家”。“言”与“方”联合起来表示“派出使节与另一个方国的国君或高官面谈”。本义:与方国之君晤谈。
相关谜语
1.家乡话(打一字)
2.地方话(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