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duo
注音: ㄉㄨㄛˊ
部首:
笔画: 六画
五笔: DFU
五行:
结构: 上下
Unicode: \u593a
GBK编码: b6e1

英文翻译

to leave out; to take away forcibly; to wrest control of; to compete or strive for; to force one's way through; to seize; to lose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duó ㄉㄨㄛˊ 六画

夺字基本释义

1.强取;抢:掠~。巧取豪~。从歹徒手里~过凶器。强词~理。

2.争先取到:~冠。~红旗。

3.胜过;压倒:巧~天工。先声~人。

4.使失去:剥~。褫~。

5.失去:勿~农时。

6.作决定:定~。裁~。

7.(文字)脱漏:讹~。

夺字详细释义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强取

夺,取也。--《玉篇》

夺 duó

①强取。

②争取得到~标。

③使失去剥~。

④做决定定~。

⑤文字脱漏讹~。

【夺标】

①争夺锦标;争当冠军。

②夺到锦标;争得冠军。

【夺目】(光彩)耀眼。

夺duì 1.狭路。《礼记.檀弓下》"齐庄公击莒于夺,杞梁死焉。"郑玄注"隧﹑夺声相近,或为兑。"陈澔集说"隧,狭路也。"一说,地名。见《集韵.去夳》。

康熙字典

奪【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𡙸𡜎《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活切,音𢼠。彊取也。《前漢·食貨志》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景帝紀》漁奪百姓。《文中子·王道篇》輕施者必好奪。

鐫削祿階亦曰奪。《論語》奪伯氏騈邑三百。

狹路也。《禮·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襲莒,杞殖華還載甲,夜入且于之隧。《杜註》:且于,莒邑。隧,狹路。鄭元引之證經云:隧奪聲相。近又云:或作兌,據此則奪非地名。敓,古奪字,兌卽敓之省文。𨻰澔失考,誤音兌,字書因之訓地名,𠀤非。

丘月切,音闕。《白居易·桐花詩》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草木堅彊物,所稟固難奪。

叶僻吉切,音狄。《大𤣥度首》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敚或敓原字从攴。

说文解字

奪【卷四】【奞部】

手持隹失之也。从又从奞。徒活切

说文解字注

(奪)手持隹失之也。引伸爲凡失去物之偁。凡手中遺落物當作此字。今乃用脫爲之。而用奪爲爭字。相承久矣。脫、消肉臞也。徒活切。鄭康成說禮記曰編𥳑爛脫。脫音奪。从又奞。又手也。持隹而奞。少縱卽逝也。徒活切。十五部。

夺字古汉语

duó

①<动>强取。《陈涉世家》:“广起,~而杀尉。”

②<动>剥夺;削去权力。《左传·桓公五年》:“王~郑伯政,郑伯不朝。”

③<动>失去;丧失。《齐桓晋文之事》:“百亩之田,无~其时。”

④<动>乱。《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伦。”

夺字百科

夺,duo,从奞从又。手持隹失之也,夺有强取,争取,竞取,用力冲开,消除,丧失,脱漏,失误,狭路的意思。

相关谜语

1.大有分寸(打一字)

2.出手大方(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