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du
注音: ㄉㄨˋ
部首:
笔画: 廿四画
五笔: GKHJ
五行:
结构: 上中下
Unicode: \u8839
GBK编码: f3bc

英文翻译

insects which eat into clot; moth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ㄉㄨˋ 廿四画

蠹字基本释义

1.蛀蚀器物的虫子:~虫。木~。书~。~鱼。

2.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害。~弊(弊病,弊端)。

蠹字详细释义

(形声。本义蛀虫)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

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蠹民(指害

蠹 dù

①蛀虫。

②蛀蚀。

【蠹虫】

①咬器物的虫子。

②比喻桅公众利益或事业的人。

康熙字典

蠹【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螙《唐韻》《集韻》當故切《韻會》《正韻》都故切,𠀤音妒。《說文》木中蟲也。《莊子·人閒世》以爲門戸則液樠,以爲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註》蟲在木中謂之蠹。

《前漢·南粵傳》桂蠹一器。

《續博物志》積穀則生蠹。

蠹書。《穆天子傳》天子東遊,次雀梁,蠹書于羽陵。《註》暴書中蠹蟲,使不藏匿也。《徐陵·玉臺新詠序》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爾雅·釋蟲》蜭,毛蠹。《註》卽蛓也。《說文》作蠹,省作螙,象䖵在木中形。《集韻》亦作𧔬。《韻會》別作蠧,非。

说文解字

蠹【卷十三】【䖵部】

木中蟲。从䖵橐聲。螙,蠹或从木,象蟲在木中形,譚長說。當故切

说文解字注

(蠹)木中蟲。在木中食木者也。今俗謂之蛀。音注。左傳曰。公聚朽蠹。从䖵。槖聲。當故切。五部。

(螙)蠹或从木。象蟲在木中形。譚長說。上形聲。此會意。

蠹字古汉语

①<名>蛀虫,常用以比喻侵耗国家或人民财物的人。《五蠹》:“此五者,邦之~也。”《促织》:“独是成氏子以~贫。以促织富。”

②<动>蛀蚀;败坏。《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动也。”【蠹役】害民的差役。【蠹鱼】也叫衣鱼,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

蠹字百科

蠹,读dù,是形声字,䖵(kūn)为形,橐(tuó)省木为声,本意指蛀蚀器物的虫子。引申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