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
度字基本释义
[ dù ]
1.计量长短:~量衡。
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
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
4.程度:极~。知名~。透明~。高~的责任感。
5.限度:劳累过~。以能熔化为~。
6.章程;行为准则:法~。制~。
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
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量。气~。
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态~。
10.姓。
[ duó ]
推测;估计:揣~。测~。~德量力。
度字详细释义
度
(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同本义
度,法制也。--《说文》。按,五度,分寸尺丈引也。度起于人手取法,故从又。
同律度量衡。--《虞书》
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执鞭度守门。--《周礼·司市》
吾忘持度。--《韩非子》
又如尺度
法制;法度
公室无度。--《左传·昭公三年》
度不可改。--《左传·昭公四年》
九曰以度教节。--《周礼·大司徒》。注谓宫室车服之制。”
度作刑以诘四方。--《书·
度 dù
①〈古〉估计;推测~已失期。(《陈涉世家》)
②计量长短的标准。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旧制是丈、尺、寸、分、厘等)。
③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硬~。
④弧和角的计算单位。
⑤划分地球经纬度的单位北京在地球上的位置是东京117~,北纬40~。
⑥1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⑦程度;限度极~、高~、过~。
⑧法则制~。
⑨器量;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量。
⑩过;渡过欢~节日。(11)题词。次回。一年一~。(12)姓。又见duó。
【度牒】中国封建时代由官府发给和尚、尼姑的证明身份的文件,有度牒可以免除赋税、劳役。
【度量】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又作肚量。
【度量衡】计量轻重、长短和容积的统称。度用于计量长短,量用于计量容积,衡用于计量轻重。
【度日如年】过一天像熬一年似的。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度数】以度为计量单位所得的数目角的~、眼镜的~。
【度制】〈数〉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每一等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再把1度分为6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分,再把1分为6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秒。以度、分、秒作为角的度量
单位的单位制叫做角的度分秒制,度、分、秒分别用'。'、'′'、'″'作记号。简称度制。
度 duó推测;估计揣~。又见dù。
【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服人,估计自己的才能是否能胜任。
度zhái 1.居。 2.葬地。
康熙字典
度【寅集下】【广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㡯《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
音渡。《說文》法制也。从又,
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说文解字
度【卷三】【又部】
法制也。从又,庶省聲。徒故切文二十八重十六
说文解字注
(度)法制也。論語曰。謹權量。審法度。中庸曰。非天子不制度。今天下車同軌。古者五度。分寸尺丈引謂之制。周禮。出其淳制。天子巡守禮。制幣丈八尺。純三咫。純謂幅廣。从又。周制、寸尺咫尋常仭皆以人之體爲法。寸法人手之寸口。咫法中婦人手長八寸。仭法伸臂一尋。皆於手取法。故從又。省聲。徒故切。五部。
度字古汉语
度
dù
①<名>量长短的标准。也指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汉书·律历志》:“~者,分、寸、尺、丈、引也。”(引:十丈。)《郑人买履》:“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②<名>限度。《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则物力必屈。”
③<名>制度;法度。《答司马谏议书》:“谇法~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④<名>气度;度量。《荆轲刺秦王》:“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
⑤<名>计划;打算。《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
⑥<动>渡过;越过。《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若飞。”《凉州词》:“春风不~玉门关。”
⑦<量>次;回。《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闻。”
duó
①<动>量(长短)。《齐桓晋文之事》:“~,然后知长短。”《郑人买履》:“鸹自~其足而置其座。”
②<动>计算;估计。《垓下之战》:“项主自~不得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③<动>砍伐。《左传·隐公十一年》:“山有木,工则~之。”
度字百科
度,du,从广从廿从又(右手),计算、测量。古者五度:分、寸、尺、丈、引谓之制。〈名〉(1)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2)同本义[linearmeasure;size;measures]度,法制也。——《说文》。按,五度,分寸尺丈引也。度起于人手取法,故从又。运用最广泛的角度的单位。科学家们把赤道定为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赤道以南叫南纬,赤道以北叫北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