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
兜字基本释义
1.口袋或口袋一类的东西:衣~。网~。
2.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用手巾~着。
3.招揽(顾客):~售。
4.绕着:~圈子。
5.承担起来;包下来:天大的事有我~着。
兜字详细释义
兜
兜鍪,即胄,古代头盔名
又如兜韐(头盔和皮革制的弓箭袋,也泛指武器装备);兜鍪铠(战士戴的头盔和铠甲);兜巾(有后兜的帽子)
缝在衣服里面的或旁边开口的小袋
装盛东西之物,通常除留一边作开口外,其余各边都是封闭的或网状的
兜
迷惑;受蒙蔽
在列者献诗,使勿兜。--《国语·晋语》。注感也。”
又如兜罗(笼络;收拾);兜结(奉承,巴结);兜答(兜搭。周折;麻烦;难对付;心眼多)
用兜兜着;用手或衣襟等承装事物
包裹;围绕;环
兜 dōu
①口袋一类的东西裤~。
②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用手~着好些鸡蛋。
③绕~圈子。
④承担出了问题他总一人~着。
【兜揽】
①招榄顾客。
②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兜圈子】
①来回转圈。
②有意地回避事情的真象和问题的实质。
【兜销】到处找人推销货物。
康熙字典
兜【子集下】【儿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侯切,
平聲。《說文》兜鍪,首鎧也。从
,从兒省。象人頭形也。
又《韻會》驩兜,四凶名。《尚書》古文作鴅吺。
又與頭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也。○按《史記·年表》宋景公頭曼,《漢書·古今人表》作兜欒。
说文解字
兜【卷八】【部】
兜鍪,首鎧也。从,从皃省。皃象人頭也。當侯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兜)兜鍪、逗。首鎧也。鎧者、甲也。鍑屬曰鍪。首鎧曰兜鍪。謂其形似鍪也。冃部曰。冑、兜鍪也。古謂之冑。漢謂之兜鍪。長楊賦。鞮鍪生蟣蝨。李善曰。鞮鍪卽兜鍪也。玉裁謂。鞮、屨也。鍪、兜鍪也。从。从皃省。會意。當矦切。四部。皃象人頭形也。說从皃省之意。皃之上體象人面。
兜字古汉语
兜
dōu
①<名>头盔,打仗时戴的盔。《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慈亦得策~鍪。”【引】便帽。
②<动>蒙蔽;迷惑。《国语·晋语六》:“在列者献诗,使勿~。”
③<名>便轿(后起意义)。《宋史·占城国传》:“国人皆乘象,或软布~。”这个意义又写作“篼”。
④<动>以口袋形承接东西。《西游记》第十四回:“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在襟中。”
⑤<动>修补。汤显祖《牡牡丹亭·腐叹》:“咱头巾破了修,靴头绽了~。”
⑥<副>通“陡”。突然。纪君祥《赵氏孤儿》一折:“可怎生到门前~的又回身?”【兜搭】曲折。又有麻烦,难对付之意。
兜字百科
汉语字词,读音为:dōu,有口袋类的东西、做成兜形拢住(东西)、招揽等意思;另指漫画《火影忍者》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