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
吊字基本释义
1.悬挂:门前~着两盏红灯笼。
2.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的家属等:~丧。
3.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下来。
4.收回:~销。
5.给皮桶子加面或里子:~皮袄。
6.把球轻轻打到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底线。打~结合。
7.量词。旧时钱币单位。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 币数量叫一吊。
吊字详细释义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砫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
同本义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引申为慰问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
吊 diāo
①悼念死者或对有丧事的人家、团体予以慰问~丧。
②悬挂~灯。
③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向下放~装。
④把毛皮缀在衣面上~皮袄。
⑤提取;收回~卷、~销。
⑥旧时一千个制钱(明清两代官府铸造的铜钱)为一吊。
【吊环】
①一种体操器械。在架上挂两根绳,下面各有一个环。
②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用手握住吊环,做摆荡、倒立等动作。
【吊民伐罪】慰问被压迫的老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吊球】
①排球运动中扣球的一种变化。利用紧张的手指轻击球体,使球越过球网落入对方场区的空档。
②羽毛球运动技术。把底线的高球击到对方近网区。用以调动对方位置,利于进攻。
【吊丧】到丧家吊唁。
【吊嗓子】戏曲或歌唱演员在乐器伴奏下锻炼嗓子。
【吊销】收回并注销
②营业执照。
【吊唁】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进行慰问到灵堂~。
吊diào 1.祭奠死者或对遭丧事及不幸者给予慰问。 2.指祭奠的仪式。 3.伤痛;凭吊。 4.文体名。 5.钓取。参见"吊名"。 6.勾起;引逗。 7.勾引,勾搭。参见"吊
膀子"。 8.悬挂。 9.牵挂。 10.掉落;跌落。 11.调换;搬弄。 12.旧时钱币单位。最初以一千个制钱为一吊,后来各地算法不一。北京以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为一吊
。 13.装扮。 14.把皮桶子加面子或里子缝成衣服。参见"吊面"。 15.调取;提取。 16.男性生殖器。多用作詈词。
吊dì 1.至;来。 2.善。
康熙字典
吊【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字俗弔。
说文解字
釣【卷十四】【金部】
鉤魚也。从金勺聲。多嘯切
说文解字注
(釣)鉤魚也。鉤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魚謂之釣。从金。勺聲。多嘯切。二部。
吊字古汉语
吊
diào
①<动>对遇有丧事或灾祸的人表示慰问。《塞翁失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之。”《赤壁之战》:“肃请得奉命~表二子。”【又】悼念、祭奠死者。《汉书·贾山传》:“死则往~哭之。”
②<动>悲伤;忧虑。《诗经·匪风》:“顾瞻周道,中心~兮。”《叔向贺贫》:“将~不暇,何贺之有?。”
③<形>善。《尚书·多士》:“弗~昊天。”
④<动>安慰;抚慰。《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
⑤<动>提取。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即于狱中~出秋公。”
⑥<动>通“掉”。《明湖居听书》:“连一根针~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⑦<量>旧时钱一千文叫一吊。
吊字百科
吊,汉语汉字,拼音:diào;古时写作:吊,表示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悬挂;提取,收回;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相关谜语
1.嘴巴下面挂毛巾(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