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
存字基本释义
1.存在;生存:残~。父母俱~。
2.储存;保存:封~。~粮。
3.蓄积;聚集:~食。新建的水库已经~满了水。
4.储蓄:~款。~折。零~整取。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在银行里。
5.寄存:~车处。行李先~在这儿,回头再来取。
6.保留:~疑。~而不论。去伪~真。
7.结存;余留:库~。收支相抵,净~二百元。
8.心里怀着(某种想法):~心。心~侥幸。不~任何顾虑。
9.姓。
存字详细释义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恤问,劳问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
存 cún
①思念皆人思念~想之所致也。(王充《论衡·订鬼》)
②存在;生存残~。
③储存;保存封~。
④蓄积;聚集小罐里~满了钱。
⑤储蓄~折。
⑥寄存~包处。
⑦保留~疑(对疑难问题暂不做出决定)。
⑧结存;余留库~。
⑨心里怀着(某种想法)不~任何希望。
【存储】把数据送入到某个存贮设备中,使用时可以从那里取出这些数据。
【存储器】能接收数据和保存数据,而且能根据命令提供这些数据的装置。按中央处理机能否直接读写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存储容量】一个功能完备的基本存储体所能汇集的位、字节或字的最大数量。位指一个二进制位(0或1),字节为8位,字为16位,如360k容量的软盘,其容量为360×1
024个字节。
【存储系统】包括存储控制器和存储部件。存储控制器用以实现取出由中央处理机所指定的操作码和地址,并据此向存储部件提出所有必要的选通信号和定时信号。
【存而不论】把问题搁置起来暂不讨论。
【存抚】安抚。
【存款】存在银行中的钱。
【存身】安身。
【存亡继绝】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断绝的后嗣再续。存、继使复存,使继续。
【存亡绝续】是生存还是灭亡,是继续发展,还是灭绝。形容形势万分危急,已到生死关头。绝断绝。续延续。
【存现句】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如'屋里有一口缸'、'天边出现了乌云'。
【存疑】对疑难问题暂不做出处理或决定。
【存在的辩证法】见【客观辩证法】。
【存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非理性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本世纪20年代产生于德国,而后流行欧美其它国家,并且成为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各阶层的哲学、文学、生
活方式的思潮。存在主义把人的存在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认为人的存在是其它一切存在物的根据,没有人的存在,一切都会失去意义。主要代表人物为丹麦的克尔凯
郭尔,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法国的马塞尔、萨特等。又称实存主义或生存主义。
【存折】银行、信用社等发给存款者作为存、取款凭证的小本子。
康熙字典
存【寅集上】【子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易·繫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
又《說文》恤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
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又省也。《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又叶昨先切,音前。《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
又叶匠鄰切,音秦。《揚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說文》从子才聲。俗作存。
说文解字
存【卷十四】【子部】
恤問也。从子才聲。徂尊切
说文解字注
(存)恤問也。恤、也。收也。爾雅曰。在、存也。在、存、省、士、察也。今人於在存字皆不得其本義。从子、在省。大徐本作才聲。今小徐本作在聲。依韵會所引正。楚金注曰。在亦存也。會意。徂尊切。十三部。
存字古汉语
存
cún
①<动>存在,与“亡”相对。《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捕蛇者说》:“视其缶,而吾蛇尚~。”《师说》:“道之所~,师之所~也。”
②<动>生存,活着。《冯谖客孟尝君》:“齐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石壕吏》:“~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③<动>关心,想念。《屈原列传》:“其~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想之所致也。”
④<动>慰问,抚恤。《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之。”《隆中对》:“民殷国富而不知~恤。”【存抚】存恤抚养。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陛下即位,~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集:通“辑”。和协。)【存济】安顿;措置。欧阳修《诊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庭劄子》:“州县皇皇,何以~?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存恤】慰问;抚恤。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抚循,以称吾意。”【存肄】学习;练习。《汉书·礼乐志》:“(河间献王)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存照】旧时契约、照会等文书,存备查照核对的,有时在末尾写上“存照”字样。【存问】慰问;问候。范晔《后汉书·淳于恭传》:“五年,病笃,使者数~。”
存字百科
存,cún,从才从子。正从地下向上萌发(才)的生命(子)。汉语汉字,意为:存在,保留,寄放,停聚或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