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chong
注音: ㄩㄥˇㄔㄨㄥ
部首:
笔画: 十画
五笔: ICEH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6d8c
GBK编码: d3bf

英文翻译

variant of 涌; (used in place names); to rush forth; to bubble up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yǒng chōng ㄩㄥˇㄔㄨㄥ 十画

涌字基本释义

[ yǒng ]

1.水或云气冒出:泪如泉~。风起云~。

2.从水或云气中冒出:雨过天晴,~出一轮明月。脸上~起了笑容。

3.波峰呈半圆形,波长特别大、波速特别高的海浪。

[ chōng ]

河汊(多用于地名):河~。虾~(在广东)。

涌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水,甬声。本义水向上冒)

同本义

涌,滕也。--《说文》

涌,出也。--《广雅》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尔雅·释水》

泉暴出者曰涌。--《论衡·状留》

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泉暴出者曰涌。--汉·王充《论衡》

又如涌沸(喷涌出沸腾的水);涌泉(水向上喷出的泉)

引申指云、雾、烟、气等上腾冒出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云烟沸涌。--唐·李朝威《柳毅传》

亦浪涌。--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风云腾涌。

涌(湧)yǒng

⒈水从下向上冒出~泉。

⒉像水那样向上涌或涌出风起云~。

涌chōng 1.河汊。多用于地名。

康熙字典

涌【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𠀤音勇。《說文》騰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

水名。《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涌水注之。《集韻》或作湧。

说文解字

涌【卷十一】【水部】

滕也。从水甬聲。一曰涌水,在楚國。余隴切

说文解字注

(涌)滕也。滕、水超踊也。二篆宜相連。今本葢非古也。从水。甬聲。余隴切。九部。一曰涌水。在楚國。左傳荘十八年。閻敖遊涌而逸。楚子殺之。杜曰。涌水在南郡華容縣。華容今湖北荆州府監利縣地。涌水在今江陵縣東南。自監利縣流入夏水支流也。水經曰。江水、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涌水入焉。酈云。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

涌字古汉语

yǒng

①<动>水向上冒。《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起。”

②<形>升腾、滚腾的样子。《柳毅传》:“宫殿摆簸,云烟沸~。”【涌裔】水波腾涌的样子。

涌字百科

涌字属于甬字族。在甬字族里,甬字都是声符兼义符。甬字族汉字都与“埋藏、埋没、封闭”之义有关。涌的本义是“水从地下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