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bai
注音: ㄅㄞˋ
部首:
笔画: 十三画
五笔: TRTF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7a17
GBK编码: b0de

英文翻译

Panicum crus-galli; polished rice; (literary) insignificant; barnyard millet (Echinochloa crus-galli); old variant of 稗; trivial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bài ㄅㄞˋ 十三画

稗字基本释义

1.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是稻田主要杂草。

2.形容微小或非正统的:~贩。~史。

稗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禾,卑声。本义稻田里的一种杂草) 稗草。一年生禾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叶似稻,节间无毛,杂生于稻田中,有害于稻子的生长

稗,禾别也。--《说文》

用秕稗也。--《左传·定公十年》。注草之似谷者。”

不如夷稗。--《孟子》

养稊(一种形似稗的草)稗者伤禾稼。--王符《潜夫论》

又如稗秕(稗,稻田杂草;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稗〈形〉

形容小;非正统的

稗,小也。--《广雅》

盖出于稗官。--《汉书·艺文志》。注偶语为稗。”按亦别种非正之意。故小贩亦

稗 bài

①稗子。草本植物,是稻田的害草,但果实可酿酒或做饲料。

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③比喻微小、琐碎的~史。

【稗官野史】泛指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学作品。稗官古代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不是官家编撰的史书。

【稗史】记载逸闻琐事的书。

康熙字典

稗【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𠀤傍卦切,音𥺛。《說文》禾別也。《徐曰》似禾而別也。稊稗也。《廣韻》草似穀而實細。《孟子》苟爲不熟,不如荑稗。《後漢·光武紀》建武三十一年,𨻰留雨穀,形如稗實。《註》稗,草之似穀者。《六書故》稗,葉純似稻,節閒無毛,實似蕡,害稼。《正字通》有水稗旱稗二種。《韻會》一曰生水中。《謝靈運詩》蒲稗相因依。

細也。《前漢·藝文志》小說謂之稗說。

稗官。《師古註》小官也。《唐書·陸贄傳》算稗販之緡。稗,謂小販之民。

说文解字

稗【卷七】【禾部】

禾別也。从禾卑聲。琅邪有稗縣。㫄卦切

说文解字注

(稗)禾別也。謂禾類而別於禾也。孟子曰。苟爲不孰。不如荑稗。左傳云。用秕稗也。杜云。稗、草之似穀者。稗有米似禾。可食。故亦種之。如淳曰。細米爲稗。故小說謂之稗官。小販謂之稗販。从禾。卑聲。旁卦切。十六部。琅邪有稗縣。地理志琅邪郡椑縣。郡國志無。後漢省也。椑當是本作稗。莽曰識命。葢惡其名而易之。今山東沂州府莒州州南有稗縣故城。或曰本春秋時向國。隱公二年莒人入向是也。

稗字古汉语

bài

①<名>稻田杂草。《左传·定公十年》:“若其不用,用秕~也。”

②<形>卑微。【稗史】记录轶闻琐事之书。魏源《寰海后十首》:“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情。”

稗字百科

稗读作bài,左右结构,统一码是UNICODE,五笔是TRTF,释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喻微小的,琐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