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ai
注音: ㄞˋ
部首:
笔画: 十三画
五笔: DJGF
五行:
结构: 左右
Unicode: \u788d
GBK编码: b0ad

英文翻译

to block; to obstruct; to hinder

互动功能

浏览量:0

ài ㄞˋ 十三画

碍字基本释义

妨碍;阻碍:~事。有~观瞻。把地下的东西收拾一下,别让它~脚。

碍字详细释义

(形声。从石,疑声。本义妨碍,阻挡)

同本义。

碍,止也。--《说文》

限至曰碍。--《通俗文》

孰能碍之。--《列子·力命》。注止也。”

碍诸以礼乐。--《法言·问道》。注限也。”

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红楼梦》。

又如碍手碍脚

妨碍别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障碍(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也指阻挡物);碍着脸(难为情,怕伤情面)

遮蔽;掩盖

云雾不祂其视。--《列子·黄帝》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妨害,阻挡~事。阻~。

康熙字典

碍【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正字通》俗礙字。(礙)《唐韻》五漑切《集韻》《韻會》牛代切,𠀤音硋。或作硋。通作閡。南史引浮屠書作㝵。《說文》止也。

距也,妨也,阻也,𨹎也。《揚子·法言》聖人之治天下,礙諸以禮樂。

《集韻》魚其切,音疑。礙𥗫,靑石。

叶魚記切,音詣。《蘇轍·嶽下詩》山林無不容,疲苶坐自礙,自知俗緣深,畢老收闤闠。闠,求位切。

说文解字

礙【卷九】【石部】

止也。从石疑聲。五漑切

说文解字注

(礙)止也。列子黃帝篇作硋。从石。疑聲。五漑切。古音在一部。

碍字古汉语

ài

①<动>阻止;阻挡。《法言·问道》:“圣人这所以治天下,~诸礼乐也。”

②<名>障碍。《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

③<动>妨碍;妨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

碍字百科

碍,ài,从石从疑,止也。妨碍别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障碍(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也指阻挡物);碍着脸(难为情,怕伤情面)遮蔽;掩盖